刘云涛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医院肝胆外科医师马伟
标签:“转行”新手患者的精神支柱
年,马伟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在临床医生岗位上,来到第6个年头。6年对于其他行业,或许足够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职场骨干,但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升级或许才刚刚开始。
在医院工作5年后,年-医院消化外科进修学习1年。受到老师项红*(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的邀请,加之“我和我的家乡”情结,陕西人马伟,来到医院肝胆外科。
从“老手”变“新手”
对于马伟来说,医院到医院,随着名称改变的,是从更专注的普外科胃肠,到普外科专注肝胆疾病兼顾胃肠的转变,是整个治疗链条中对某一环节的把控,到整个链条每一环节的跟进管理。
“很多人都觉得肝胆有难度,有挑战,因为它涉及很多的大血管。”马伟说,“对这我一点都不陌生,所以我不怕它,反而更加想去挑战。”在他的坚持之下,他这个胃肠专业的“老手”成为了肝胆外科的“新手”。
因为自己并非肝胆嫡系专业,马伟比其他的“科班”医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刚入科,马伟好似剥离医院积累的资历,从入院记录、手术记录、术后管理,像是一个新人医生一般,事事亲为。
马伟常说,治病救人,不仅在于手术技巧,更在于术前诊断的经验。来到大兴后,马伟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接触新领域的机会,尤其是项主任和“西北第一刀”岳树强教授合作的手术。
肝脏,人体“大总管”,掌管着糖、脂肪、解*、代谢,但它很难被驾驭。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脾动脉、脾静脉……这些人体的重要血管都盘踞在肝胆周围。因而,肝胆胰的大型手术往往涉及很多的血管操作。
这些对于任何一个外科医生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但如何在“新场子”动刀,还需要讲究漂亮,出血少、又符合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这些都是马伟需要转变了解的。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并非肝胆外科专业,马伟对自己的要求似乎更加的苛刻。他说,“我的人生哲学是,每天要进步一点,否则就会觉得光阴虚度。”
本能和态度
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像技工;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要看好患者的病,还要有悲天悯人的心。马伟说:“我更希望做到第三重,就是进入患者的灵*,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肝胆外科患者最难处理的便是术后伤口的护理,有些患者的伤口恢复不好,往往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日常情绪。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医生都有些“望而生畏”,而“傻憨憨”的马伟却“一马当先”,主动凑上前,给患者伤口换药,帮助患者做思想工作,每一个经过马伟照顾的患者,到最后,不是成了“兄弟”,就是成了“大侄子”。
他常说,“人都是相互的,可能开始都不太了解,但只要慢慢地去理解对方,坚持下去,人情味就是在时间里慢慢滋生出来的。”
在马伟的认知里,医生治病是一种态度。
“在生命威胁面前,没有雷锋,只有医生的本能。”他说,“当你看见患者饱受病痛折磨时的样子,你会本能地有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敢还是不敢?上还是不上?“哈姆雷特式”的天问,在马伟这里从来就不须问。
在肝胆外科流行这样两个词汇:
Live和Liver是两个英语单词,Live译成中文是“生命、生存、生活”。而在Live的后面添加一个小小的字母“r”,这个单词就变成了“肝脏”。仅仅只是添加了一个字母,人的生命就变成另一种景象。
生与死,只在一线间,医生的轨迹,就是在这条线上游移,而马伟,更有着自己的野心:成为一名在手术室“独当一面”的外科医生。
通讯员:*光
责编:刘书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