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老化”是心血管发生疾病的主要原因,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中老年后,人体的所有器官都伴随着年龄进入老化,包括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血管都在逐步硬化,这是逃脱不了的事实。不过,血管硬化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是由疾病引起的。
不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和饮食习惯有关,还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很多人对此都有了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减量的减缓血管硬化的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血管硬化的慢,就等于延长了寿命。
那么引起血管硬化的5个诱因是什么呢?
高血压:血管出现问题是血压变高的原因之一,高血压下,一些斑块可被血流冲破,随血流流动。它破裂的同时会释放凝血因子,快速形成血栓,阻塞团会越来越大,并最终卡在某个细小的动脉分支上,引起阻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吸烟:说起吸烟的危害,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肺癌,事实上,吸烟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重创。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诱因,如果烟民血胆固醇水平高,胆固醇就很容易进入受损的血管内皮,催生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来说,就算吸烟不多,10年后也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会逐渐阻塞,血流变慢,怎么罹患冠心病的风险。
肥胖:肥胖会导致心脏结构的改变,肥胖的时间越长、肥胖程度越重,心脏结构的变化就越明显。脂肪导致其变性,从而致使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每一次心脏跳动射血量减少。其次,对血管造成堵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心病。除了对心血管的危害,肥胖者还会形成脂肪肝。
糖尿病:99%的糖尿病患者至少会出现一项糖尿病合并症,而其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持续性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动脉壁内皮细胞损伤等都是引起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调查研究显示,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虽然只有8.27%,但却是70%-80%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他影响因素:其他如年龄衰老,遗传因素等方面,也是形成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若直系亲属中有成员患该病,则要特别注意预防,建议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