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动脉血气分析,你可能需要的知识 [复制链接]

1#

关于动脉血气分析,有的人可能陌生,有的人可能熟悉,今天小王带大家一起看一看。

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动脉血?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而抽取动脉血就是通过注射器在无菌操作下选择合适的角度和精准度来抽取,再用机器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操作性要求较高,切勿自行尝试)。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它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纠正酸碱失衡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导医务人员为呼吸、代谢紊乱等急危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项目的检测指标已从传统的pH值、PO2和PCO2等指标,扩展到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血糖、血红蛋白、乳酸等多个检验项目。同时,动脉血气分析具有实时、快速检测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适宜的人群:

呼吸机等治疗反应进行评估的患者;

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等

哪些人具有采集动脉血气的资格呢?

具有执业资格、并接受过规范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的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技师等。(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家人,都可以放心,抽取动脉血气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规范化培训的)。

采血准备:

注意

1、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时首选含量大于0.5%的氯已定乙醇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如界对氯已定乙醇有使用禁忌,也用碘酊、碘伏(聚乙烯站略是酮碘)或70%酒精。对早产儿及2个月以下的婴儿应谨慎使用氯已定,因其有皮肤刺激性和化学灼伤的危险。

2、采血器具:推荐使用含有冻干肝素盐或其它适当的抗凝齐的自充式、塑料、一次性专用动脉采血器具。不推荐使用肝素钠作为抗凝剂,避免影响钠、镁、钙等离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冰袋或冰桶:如果无法在采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应在0°C~4°C低温保存。

4、如患者给氧方式发生楼准使应在采血前等待至少20~30分钟,以达到稳定状态。

5、评估患者的血压,如果患者血压过低或采血处血管条件较差,动脉血无法自动充盈动脉采血器,应将针栓推至0刻度,缓慢抽拉采血。

6、评估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创伤、手术、穿刺史。解释操作程序:向患者耐心解释操作程序,嘱患者平卧或静坐5分钟,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穿刺成功率。

7、凝血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分析结果,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穿刺股动脉。

穿刺部位的选择:

1、选择采血部位时,应考虑穿刺的难易程度(如血管直径,是否易于暴露、固定或穿刺等)及可能导致周围组织刺伤的危险。评估穿刺部位侧支循环情况,避免穿刺远端发生缺血并发症。

2、血管特点和选用建议:桡动脉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桡动脉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不易误采静脉血。桡动脉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因此,推荐桡动脉为首选动脉采血。

3、适宜人群:桡动脉搏动明显,腕部血管走行无异常,且尺动脉侧支循环正常的人群。

4、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厘米)、距手臂外侧0.5~1厘米处,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部方向移动0.5厘米,动脉搏动最强处。

5、穿刺

6、按压止血: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3~5分钟,并检查止血是否停止。如患者有高血压、凝血时间延长或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按压穿刺部位更长时间。按压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或开始形成血肿,重新按压直至完全止血。不得使用加压包扎替代按压止血。

7、排气:若血标本中有气泡,翻转采血器,将纱布置于动脉采血器上端,轻推针栓,缓慢排出气泡。

8、采血后30分钟内应上机检测。动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由于血细胞持续代谢,血标本中的气体分压、血糖、乳酸等检测项目的准确性会受到干扰。

9、确保标本合理抗凝。抗凝不当或混匀不当会导致的血液样本凝固或产生微小凝块,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同时造成血气仪障碍。因此,建议使用专用动脉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使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

再次说明,抽取动脉血气需要操作要求性比较高,切勿自行尝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