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膈肌疾病是一大类疾病,主要是指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膈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异常改变。膈肌的作用是保证人体的正常呼吸运动,维持正常压力,协助呕吐,排尿,排便,分娩,防止胃酸反流。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块儿肌肉。在正常的发病过程中,膈肌是由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的肌纤维向中心生长形成。
01初步认识膈肌疾病
1、膈肌疾病概述
膈肌疾病是一大类疾病,主要是指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膈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异常的改变。
2、膈肌疾病分类
据膈肌的结构和功能,通常将膈肌疾病分为以下几类:
膈疝: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膈肌上出现的先天的损失或者是后天创伤导致膈肌上产生不正常的裂孔,或正常的裂孔变得松弛。腹腔的压力作用下,腹腔内的器官结构经过不正常的或松弛的膈肌裂孔进入胸腔,如肝,胃肠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膈肌膨出:因为膈肌麻痹发育不全或者是萎缩,使得膈肌明显变高隆起,脏器向胸腔内突出的疾病。
膈肌麻痹:因为膈肌神经受损,不能控制膈肌肌肉的运动导致膈肌发生运动障碍。
膈肌肿瘤:原发于膈肌的膈肌肿瘤比较鲜见,一般是良性的。常见的是膈肌附近的器官的肿瘤转移到了膈肌,如肺癌,胃癌,肝癌,卵巢癌等。
3、膈肌疾病症状
膈肌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上腹部疼痛,睡眠质量较差等。患者可能有轻微表现或者是几乎没有表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常感到运动后会发生胸闷,憋气,严重的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也会感觉到呼吸吃力,必须用尽力气喘气。当呼吸加快时,可能会出现嘴唇发青发紫的现象。上腹部疼痛的患者疼痛部大多数位于上腹部,疼痛持续时间短,当咳嗽或者用力呼吸的时候,这种疼痛可能会尤为明显。质量差通常表现包括白天嗜睡,早上起来感到头昏,头疼,焦虑。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平躺呼吸困难,需要做起来才觉得舒适。除了以上三种表现之外,患者也可能出现胸部会有灼烧感,打嗝,腹部胀气的症状,同时食量也会下降。
02膈肌疾病的病因与治疗
1、常见原因
膈肌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创伤手术先天性膈肌结构异常、疾病和肥胖等。如车祸枪伤所导致的颈部和胸部伤,容易使超和腹腔内的压力改变,导致膈肌受损。手术过程中,在临近膈肌神经的部位进行手术,会产生损伤,导致膈肌萎缩退化。影响其呼吸等功能。同时,患过颈椎病、主动脉瘤、胸内甲状腺和支气管肺癌等的患者,遍遍之后会压迫神经,导致膈肌病变。患有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神经肌肉性疾病的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膈肌血管或者神经异常影响其功能。肥胖和先天性膈肌异常也是该病的重要病因。
2、治疗问题
医生通常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抽血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方法来予以确诊该病.膈肌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膈疝修补术目前治愈膈疝唯一的方法。通过手术来恢复卡顿结构的正常位置,关闭裂孔。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胸腔内粘连不严重,没有严重心衰,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膈肌折叠缝合术,通过手术将膈肌恢复到正常位置,从而改善肺的功能。该手术方式适用于确诊了膈肌膨出,膈肌抬高的患者。膈肌起搏术通过在膈肌上安放起搏器恢复其正常运动的控制,保证其功能正常。适用于一侧膈神经保持完整的膈神经麻痹患者。膈肌切除术,通过切除病变的膈肌,降低体内的癌细胞肿瘤数量,改善病情状况。适用于患有恶性肿瘤后有膈肌转移的病例。
若不接受正规的治疗将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产生肠梗阻、肺炎等伴发症,可能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等危急情况,以至于患者死亡。及早发现并且及早治疗,大多数病情较轻的患者都基本可以痊愈,且无后遗症。部分病情危重患者。仍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
03膈肌疾病日常预防
1、术后护理
膈肌疾病术后护理需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不要沾水,可以使用湿毛巾避开伤口清洁身体。患者要注意不要将其拉出。注意引流袋的位置不可高于伤口平面,防止液体倒流。防止导流管受压折叠。并且在术后要注意饮食,多吃蛋白类食物,不吃高脂肪类食物。术后也要注意适当运动,避免久坐少动,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不要憋大小便,吃大便规律通畅如果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可以使用药物促进排便,避免腹部过度用力。
2、疾病预防
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行为改变,需要做好这些措施,避免疾病。积极治疗,曾经经历过创伤或者是说腹腔手术,有颈椎病主动脉瘤,兄弟甲状腺和支气管肺癌的病史的患者,容易压迫神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神经性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按时服药,控制病情的发展。
对于一些不可以通过行为改变的因素,得需要这些方式预防得病或者预防疾病复发。肥胖的人群应避免合理不科学的方式减肥,谨慎使用减肥药品。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调整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逐渐降低体重。经常便秘的人群应该保证每日足够充分的饮水量,饮食上多吃膳食纤维的食物。
结语:预防虽然不能杜绝疾病,但是却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