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验报告传出神经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1实验目的

1.1观察传出神经药对血压的影响,分析作用机制。

1.2学习麻醉动物急性血压实验的装置和方法

1.3加深对药物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

2实验方案按照《实验一:传出神经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3实验原理

3.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通过作用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上相应的受体而产生效应,使血压、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发生相应变化。

3.2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正常心血管的活动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相对恒定。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实验改变神经、体液因素或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间接反映各因素对心血管功能活动的调节或影响。

3.3M受体:Ach+M-R→心脏呈现“三负”作用血压↓

β1受体:NA+β1-R→心脏呈现“三正”作用血压↑

α受体:A、NA+α-R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血压↑

β2受体:A、Iso+β2-R骨骼肌血管及冠状血管扩张血压↓

M受体:Ach+M-R血管扩张血压↓

3.4收缩压—心输出量

舒张压---外周阻力

4实验材料

4.1实验器材:兔用手术台、生理机能系统、压力换能器、手术器械1套、动脉夹、三通管、动脉套管、注射器、止血夹、丝线、脱脂棉等;计算机及相应软件。

4.2实验动物:家兔(1.7kg)

4.3药物:25%乌拉坦溶液、5%肝素注射液、0.01%氯化乙酰胆碱溶液、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0.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硫酸异丙肾上腺素溶液、1%甲磺酸酚妥拉明溶液。

5实验方法

5.1称重取家兔一只,至婴儿秤称重。

5.2麻醉称重后按5ml/kg体重,耳缘静脉静脉注射3%乌拉坦溶液(约12mL),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5.3手术在颈正中部剪毛,纵行切开皮肤,分离气管,在气管一侧分离颈总动脉,用丝线结扎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在线结与动脉夹之间剪一斜形小口,沿向心方向插入充满5%肝素溶液的与三通管相连的动脉套管,用丝线结扎固定。放开动脉夹,即可通过生理记录仪描记血压曲线。

5.4计算机调试

5.5给药先描记一段正常血压曲线,依次由静脉注入下列药品,观察、描记和记录血压变化。给药顺序:

(1)0.%乙酰胆碱溶液0.1ml/kg。

(2)0.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0.1ml/kg。

(3)0.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1ml/kg。

(4)0.%硫酸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ml/kg(缓慢注射)。

(5)1%甲磺酸酚妥拉明溶液0.1ml/kg(缓慢注射)。

(6)5min后重复(2)、(3),与原效果比较。

5.6处死放血或静脉空气针10-30ml处死动物。

6实验结果

图1动脉插管导管和血压换能器连接示意图(网图)

图2手术过程图(网图)

图3正常血压曲线

图4正常血压曲线补充图(网图)

表一给药前后血压的对比分析结果

图5.0.%乙酰胆碱溶液

图6.0.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

图7.0.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图8.0.%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溶液

图9.1%甲磺酸酚妥拉明溶液

图10.5min后重复0.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

图11.5min后重复0.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7实验分析

7.1自我实验操作失败分析

失败①:远心端绳子未结扎紧,导致操作过程中止血夹松开时大出血,未能弥补。

失败②:动脉套管未充满5%肝素溶液与三通管相连接,有气泡的前提下连接电脑没有信号传导。

7.2实验易失败分析

传出神经药物对兔血压影响的实验主要包括手术(打开颈部皮肤、分离颈总动脉、动脉插管)和三通管与换能器、软件联结通道的对结,以及仪器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主要易有以下失误:

7.2.1术前麻醉错误兔耳缘静脉麻醉失败。操作错误有以下原因:(1)在血管比较细小时,不采取措施,立即注射;(2)注射针的方向与血管不平行;(3)选择近心端注射,一旦渗出、水肿,就无法挽救;(4)个别在操作时手有些发抖,比较紧张。

7.2.2术中错误术中的主要错误之一是手术的出血,这不仅影可血压,如果出血量大,手术就无法进行。错误主要表现有:(1)分离颈总动脉时出血。没有按照分离的要求,使用剪刀、镊子的基本操作不规范,可出现动脉血管破裂,兔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死亡;(2)打结留有空隙。打结不紧;借助止血钳打结,在第一个结打完后,没有手工拉紧,留有空隙,即使打了第二个打结也于事无补,这为动脉夹开放时引起大出血留下一个危险的隐患;(3)动脉夹没有夹闭整条动脉。由于颈总动脉与颈动脉鞘内神经、系膜没有完全分离,动脉夹只夹住部分颈总动脉,造成在动脉剪口时有大量兔血涌出。术中的主要错误之二是颈总动脉剪口不恰当,造成动脉插管失败。这是实验手术部分的一个关键。错误主要有以下表现:(1)剪口位置靠近近心端,动脉插管前方被近心端的动脉夹挡住。错误的把把动脉插管反方向插,插向头部方向;(2)剪口过深、过浅或过于倾斜。剪口深度一般为颈总动脉直径的1/3,剪口超过颈总动脉直径的1/2,由于操作过程中的牵拉或兔的抽动,极易造成颈总动脉的断裂。过浅,剪口深度不足1/3,动脉插管就难以插入。过于倾斜,容易使动脉插管插人动脉外膜,而没有真正插人动脉血管内;(3)剪口后,管壁塌陷。颈总动脉剪口后,应立即插管,就比较顺利,但颈总动脉已经剪口后,还要等待加有0.05%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这一操作事先没有准备妥当,加上动作慢),造成插管延迟,在剪口处到动脉夹之间的血液流出,动脉管壁塌陷,而且少量已经凝血,此时插管就相当困难。此外,在没有找到颈动脉鞘之前却已经把颈外静脉或颈外动脉误认为颈总动脉。

7.2.3术后压力信号传导障碍压力转换器应提前定标。如果信号传导障碍,信号微弱甚至没有信号,这是造成失败的关键。①原因如下:血液反流凝固。动脉插管后血流不畅,无液体的节律性涌动,环能其没有感受到压力变化,此时表现为微弱或者无信号。②换能器中含有气泡,则会妨碍压力信号的传导。

7.2.4软件参数操作不当实验之前已经对内部参数调节妥当,操作不当表现为对操作页面随意进行变换和实验结果的丢失。

7.3药物分析

7.3.1胆碱能受体(M/N受体)---乙酰胆碱(其扩血管作用主要由于激动血管内皮细胞M,胆碱受体亚型,导致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即一氧化氮(No)释放,从而引起邻近平滑肌细胞松弛,也可能通过压力感受器或化学感受器反射引起。)

7.3.2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受体)

7.3.2.1盐酸肾上腺素(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传导加速和心率增快。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β2受体,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骨骼肌和冠状动脉则扩张。激动支气管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作用于肝和脂肪β2受体,促进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

7.3.2.2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受体兴奋剂。但以α-受体作用为主,与肾上腺素比较,其收缩血管与升压作用较强,并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但兴奋心脏,扩张支气管作用较弱。主要用于抗休克,如因麻醉引起的休克、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7.3.2.3硫酸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主要作用: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②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及冠脉亦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其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变大。③作用于于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④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7.3.2.4甲硫酸酚妥拉明本品为α-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α-受体和间接激动β-受体,迅速使周围血管扩张,可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周围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本品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8注意事项

8.1麻醉药注射速度,前1/3快推,中1/3中速,后1/3慢,同时注意观察家兔角膜反射和其呼吸变化。

8.2沿向心方向插入充满5%肝素溶液的与三通管相连的动脉套管

8.3实验结束后,经颈静脉注射空气约50ml处死家兔,然后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再拔除动脉插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