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则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新消息在病友群中广泛传播。某国内药企研发的Y90微球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首款针对此病症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药物并非完全自主研发,而是在年通过并购澳大利亚sirtex公司获得Y90放射性微球技术。尽管Y90技术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备受瞩目。
那么,这款Y90微球注射液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效果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款药物外观类似于普通注射液,内含数百万个微小的放射性微球。人的肝脏有两套供血系统,一是门静脉,为肝脏正常细胞提供70-80%的血供;二是肝动脉,主要供应肿瘤细胞所需营养。因此,介入科医生可以通过向肝动脉注射化疗药物或Y90微球来精准打击肿瘤细胞。
Y90微球通过选择性内部放疗技术(SIRT技术)进行操作。医生将一根导管从大腿血管穿入,经过腹主动脉直至肝动脉,然后将含有数百万个放射性微球的药品注入。这些微球随血液流动至肿瘤病灶附近并聚集,释放出射线照射肿瘤细胞,从而实现内放疗的效果。放疗原理在于通过射线破坏细胞DNA双螺旋结构,阻止其复制,使细胞在两周后自然凋亡。
值得一提的是,Y90微球的直径仅为30微米,远小于头发丝直径的1/3,且放射区域直径为2.5毫米,范围相对较小。这使得在肿瘤病灶附近聚集时对正常肝脏细胞的伤害降低。与I粒子植入相比,其辐射范围更易控制,无需穿着防辐射铅衣,降低了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风险。Y90微球的放射性并非持久,通常在治疗后2周开始逐渐减弱,而一个月后则完全消失。这些微球在肝脏内部自然留存,无需取出,且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较于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通常较低,因此SIRT治疗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小。这使得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也能接受该治疗。但需注意,放疗存在剂量限制,多数患者仅能使用一次或最多两次。
放射性微球技术的研究始于年代,经过80、90年代的人体试验,于年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肝癌和肝转移癌。那么,这种技术的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年,《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数据,该研究共纳入了名肠癌肝转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FOLFOX+SIRT联合治疗,另一组仅接受FOLFOX化疗。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化疗,化疗联合SIRT的应答率显著提高了9个百分点,达到72%vs.63%,同时肝部无进展生存期也显著延长了4个月,达到15.5vs.11.6个月。此外,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无显著差异,且SIRT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然而,要评估一个治疗方案的效果,关键在于生存期统计数据。在右侧原发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化疗联合SIRT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达到22.0个月vs.17.1个月,右半结肠患者中位生存期更是延长了4个月。但对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癌的患者,这一效果并不明显。
尽管这一技术显示出明确的治疗效果,但并未达到能够治愈晚期转移性患者的程度,与肝动脉灌注或栓塞化疗药的效果相当。那么,这样一个有效的技术为何未能在我国引进呢?主要原因在于其高昂的价格。在美国和欧洲,一次SIRT治疗需要花费约3万多美元,而在香港或台湾地区,费用更是高达30-4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经济负担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随着年中国企业并购了SIRTEX公司并取消了进口药关税,增值税降至3%,我国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