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用的先进颅脑手术入路枕下外侧开颅术 [复制链接]

1#

前言

南京普微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神经介入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掌握高端精密介入医疗器械设计加工技术,与国内一流的临床专家合作,开发更加适合中国患者的微创医疗器械,成为卓越的神经介入通路产品提供者。

作为普微森医疗学术交流专栏,专注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的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分享。本期曹彦*医生带来的普微森医疗Balloonfish?球囊成功治疗基底动脉狭窄一例,为您精彩呈现。

病例概要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男

年龄:65岁

主诉:发作性头晕10天,加重1天。

病史

患者于10天前出现发作性头晕,表现为头部昏沉感,站立及行走不稳,伴双耳鸣,每次发作持续1-2小时可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耳聋,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言语不清及肢体麻木无力,未就诊。

1天前头晕加重,呈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急来我院急诊就诊,以“头晕待查”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晰,精神可,食纳可,睡眠质量可,大小便无异常,近期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婚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T{36.5}℃,P{71}次/分,R{18}次/分,BP{/72}mmHg,意识清,精神可,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V级,双侧腱反射(++),感觉共济运动正常,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颈软,kerning征(-)。NIHSS评分:0分。

初步诊断

1、头晕待查

2、高血压病?

入院后辅助检查

颅脑MRI+DWI+MRA+SWI+ASL:

DWI

提示左侧小脑半球高信号,急性或亚急性梗塞可能。

SWI

未见明显异常低信号。

MRA

提示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

ASL

提示双侧小脑半球及枕叶低灌注。

颈动脉+椎动脉彩超:

危险因素(自述):

下滑浏览:

吸烟(-)、高血压(新发)、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详)、冠心病(-)

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对称,内-中膜增厚,右侧管腔内探及多个大小不等、回声不均斑块,最天位于中远段后壁,为28.6x3.1mm低回声规则斑块,血流速度正常;左侧管腔内探及多个大小还等、回声不均班块,最大位于分叉处前外侧壁,为7.7x3.0mm低回声规则斑块,血流速度正常。

RCCA6.8mm、PSV80cm/s、EDV19cm/s。

LCCA7.4mm、PSV74cm/s、EDV16cm/s。

双侧颈动脉球部内径对称,血流方向正常,血流频谱形态及各段血流速度正常。

右侧颈动脉球部7.0mm、PSV50cm/s、EDV19cm/s。

左侧颈动脉球部6.9mm、PSV49cm/s、EDV19cm/s。

双侧颈内动脉内径对称,左侧走行迂曲,右侧走行正常,血流方向正常,血流频谱形态及各段血流速度正常。

RICAPSV64cm/s、EDV22cm/s。

LICAPSV96cm/s、EDV37cm/s。

双侧颈外动脉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正常。

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后壁可探及8.6x2.7mm强回声规则斑块,血流速度正常。

双侧椎动脉内径对称,内-中膜厚度可,血流方向正常,血流频谱形态及各段血流速度正常。

右侧椎动脉内径约3.4mm,血流速度:PSV62cm/s,EDV21cm/s。

左侧椎动脉内径约3.5mm,血流速度:PSV56cm/s,EDV21cm/s。

诊断:

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多发);

双侧椎动脉血管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

DSA示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双侧后交通动脉未开放。

主动脉弓及右锁骨下动脉造影:

左侧锁骨下动脉造影:

左侧椎动脉超选造影——正位:

左侧椎动脉超选造影——侧位:

右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

左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

修正诊断:

1.急性脑梗死;

2.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3.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并多发狭窄;

4.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病变分析及手术预案:

01

患者为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术前MRA及DSA提示基底动脉多发斑块形成伴管腔狭窄,狭窄最重处位于中段,病变部位有穿支动脉发出,拟首选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选择球囊时宁小勿大,球囊直径与血管直径比<0.8,扩张球囊时要缓慢加压。

02

术前ASL提示后循环低灌注,双侧后交通动脉未开放,侧支循环差,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风险大,提示术后需严格控制血压。

治疗过程

使用耗材:

手术操作:

普微森PASSAGEWAY?GC--中间导管到位。

微导丝引导下普微森Balloonfish?IBC-25-10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到位。

球囊扩张(一)

球囊扩张(二)

术后即刻影像:

术后患者情况:

术后患者头晕基本缓解,言语清晰,四肢活动正常,未诉明显不适。NIHSS评分:0分。

总结

01

当基底动脉病变在管壁分布过长或病变部位有穿支时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

02

普微森PASSAGEWAY?中间导管通过性好,Balloonfish?颅内球囊扩张导管顺应性高,在颅内缺血介入手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术者介绍

曹彦*

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学术兼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山东省红手环办公室秘书,山东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专业方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眩晕诊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