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师节middot师承肖颖彬铭 [复制链接]

1#

■文字:李春梅

■图片:心血管外科

感恩·教师节

肖颖彬:铭记师恩重,传承不停歇

今年7月11日,是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刘欲团教授去世廿年祭,在这一天,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教授作为刘欲团教授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写了一篇随笔以纪念恩师刘欲团教授:

(向上滑动启阅)

恩师刘欲团教授去世廿年祭

二十年前的今天,恩师刘欲团教授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是刘教授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年春,正在张家口医院实习的我,终于盼到了研究生复试通知,本来一医院肝胆外科,医院胸心外科。我冒昧地写信咨询复试要求,过了几天,接到了刘教授的回信,告诉我:欢迎到胸心外科学习,一不要怕苦,二不要怕累!还特别叮嘱我,一定把实习搞好,错过了实习,有些科室就再也没有机会学好了!

进入胸心外科学习后,刘教授对我和同级的*源师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学习英文专业书籍。老师常说,欧美的心脏外科很先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每周要抽查学习内容,每个月要翻译一篇专业文献,我的字写的潦草难看,被训了很多次,并且要用方格纸重新抄写。

临床中,刘教授教我学习血管吻合技术,研究静脉血管搭桥在动脉中的变化和防治。为了让我掌握好血管吻合技术,刘教授出面联系,利用其他教授实验用过的动物,手把手教我血管吻合基本功。我自认为是高分低能的,但老师一直鼓励,说我手稳(慢),血管吻合得好!还力排众议,医院的肾移植血管吻合工作!

年,我在担任住院总,有一天,刘教授让我跟着他去四川内江,抢救一个因街头械斗被刀刺伤导致锁骨下巨大动脉瘤的孩子。医院在山坡上,当时条件不算好,手术很惊险,但最后刘教授带着我完成了动脉瘤修补手术,孩子得救了。回程的路上(那时要坐一整天的车),刘教授问我,如果这个伤者没有抢救成功后果会怎么样?我一脸茫然,说会很没面子吧。他告诉我,与病人的生命相比,医生的面子没那么重要!如果这个伤者没有救过来,不只是失去一个年轻人,伤人的那个年轻人也可能要被严判。如果这两个孩子都失去了,这两个家庭将面临家破人亡!所以我们医生的责任非常重,要时刻记住,一个病人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幸福!

刘教授对病人特别好,在他和几位老同志的带动下,科室老师们经常从家里把煮好的鸡蛋,甚至熬好的汤,送给经济困难的病人。有一天大查房,一个换瓣术后病人哭闹,怎么也不躺下。主管医生报告说,这个病人特别娇气,怕疼也不配合。刘教授带领我们来到病床边,他为病人仔细听诊后,并让我们每人都听一下病人的心肺情况。然后,他急忙安排把病人送往监护室紧急处理,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病人趋于平稳,安静休息了!

随后,刘教授把我们召集到办公室,他从未有过的发了大脾气,严肃地批评了主管医生和所有医生,这个病人是急性左心衰,而我们没有认真查看病人,就怪病人娇气、不配合。对此,刘教授要求大家,在没有排除疾病因素之前,永远不要轻易忽视病人的痛苦和诉求,那可能是病人疾病发展的最直接信号,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病人把唯一的心脏和生命都托付给我们了,我们医务人员没有任何理由不全心全意对待他们!”

年,在刘教授的推荐下,我通过答辩,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还担任了科室副主任,有些小得意。刘教授看到眼里,严肃地提醒我,临床医生是时间打磨出来的,一定要继续踏踏实实学习,努力做好工作。

年,我博士毕业后,科室人员调动,被任命为科室主任。已经退休的刘教授,全力支持我,倾心指导我,为我和年轻的团队挡风遮雨。为我和科室的每一点进步由衷高兴和鼓励。他常说,他希望我们科室能一年做两三百台手术,上午一台,下午一台,多救些心脏病人。

年底,我们当年心脏手术突破了例,刘教授医院大门口拉了一条横幅,还制作了一个小纪念相框给我!

年秋的一天,刘教授说想和他的几个老同学聚一下,那天,他们在一个小饭馆聚会,很高兴,说了很多很多……

再后来有一天,刘教授用像一个干了错事的孩子般的口吻对我说:以后晚上不能再到病房参加抢救了,也不能再出门诊了,脚肿得厉害,要住院休息一段时间……

恩师安息,学生永远怀念您!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心血管外科现在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每年心血管手术0多例。这是刘教授等老师和几代人辛勤付出和奉献,及历届校院*委和首长关心支持呵护的结果,更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在一个小科室的写照。今日的发展进步,正应了老一辈人之所愿!”肖颖彬教授深知:把当年老师们对他的爱传承下去,用爱浇灌学生,用心培育学生,是他的责任,更是他一直以来不变的初心。

正是有了刘欲团教授等老一辈工作者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肖颖彬在医学路上奋勇向前,在育人的大道上辛勤耕耘。他先后荣获中国人民解放*院校育才奖金奖、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奖项。在37年执教中,他始终坚守新时代*事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医院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事卫勤保障人才近名硕士博士,其中成长为科室主任、副主任就有20位左右,学生遍布*内外,还有很多优秀学生驻守边疆为戍边战士健康保驾护航,可谓桃李满天下。

学生王咏:“立医先立德,德育先行”

“严格要求我们,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做好每一台手术,熟悉每一个学科动态,恪守职业底线。”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咏说到老师肖颖彬教授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他表示将在以后的从*从医生涯中,以肖老师为榜样,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并将老师一直坚持的“认真真做事、谦虚宽容待人”基本原则传承下去。

在说到恪守职业底线时,王咏说,肖老师对新入科的医护人员或新招的学生,首先就会让大家对行业纪律和医德医风条例进行详细了解和学习。肖老师在课上对大家说:“拿人手软,为了一点点钱,就在病人、药商面前抬不起头来,做这样的医生,是不是太屈辱了?让我们做一个有尊严的医生,让每一位患者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信任我们!”朴实的话语震撼了大家的心,激荡起每一个人维护做人尊严的强烈意识,这为大家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马瑞彦:“把责任当使命、把职业当事业,医德为*、医术为本,一定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好*医!”

马瑞彦清楚地记得,他刚进心血管外科时,肖老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医院看病,把什么交给了我们?在一阵沉默后,有人悄悄地说了句:“是住院费吧?”可肖老师却摇摇头:“不对!是信任!是生命!医院的同时,更把信任和生命交给了我们。”他很郑重地告诫大家:“我们千万不能辜负那些把生命交给自己的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能忽视呀!”

刚进科的时候,马瑞彦发现肖老师常常在深夜仍然守在危重病人床边,仔细查看病人的各项指标,全神贯注地观察病人的反应,甚至还精确地计算每小时液体的出入量,以此及时判断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剂量。这个场景让他有所不解,忍不住问他:“咱们临床医生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肖老师严肃地说:“临床医生,就是守在病床边的医生!这样你才能早一分钟发现病情,病人就会多一分生的希望。”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马瑞彦想对肖老师说:“我很自豪,我有您这样一位好老师,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完美标杆!我自信,只要把责任当使命、把职业当事业,医德为*、医术为本,就一定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好*医!”

学生陈劲进:“严谨治学,生活良师益友”

年,医院心血管外科陈劲进博士毕业前夕,正是他撰写毕业论文的关键时期,而此时肖老师作为访问学者正在美国学习,当时还没有视频通话这些先进的通讯手段,为了指导陈劲进更好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肖老师主动利用学习工作空隙,拨打昂贵的越洋长途电话,逐段逐篇对需要修改的部分进行讲解,每次一说就是几十分钟,最后他得以顺利毕业。

生活上肖老师也是良师益友。陈劲进记得在儿子出生时,肖老师正好去家里看望孩子,他发现孩子的脸色不大正常,偏*,就怀疑是不是*疸问题,他越看越不对,于是将他的担心告诉了陈劲进,并抱起孩子往儿科赶。在肖老师的协调下,孩子很快通过急诊住院,检查显示胆红素非常高,是属于ABO溶血出现的非常严重的病理性*疸,当即儿科医生对孩子下了病危通知书。肖老师又积极组织相关学科会诊,最后孩子得到及时治疗,转危为安,今年已大学毕业。

亦师亦友的身份同行于学术科研、临床和生活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一定走得更远、变得更好!

学生蹇朝:“做一名有科研思维的外科医生”

蹇朝自从进入心血管外科学习开始,作为导师的肖颖彬教授就对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好心外科医生,要有远大的抱负,要努力成长为具有科研思维的外科医生”。

在科研选题上,肖老师一直鼓励蹇朝在选择课题时,要紧密结合临床、具有原始创新的科研方向;在科研方法上,肖老师鼓励蹇朝走出去,到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平台学习。为此,肖老师还专门联系*事医学科学院,并在科室临床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将他送出去学习,完成近3年的专门基础科研训练。在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蹇朝围绕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机制,不断有新的基础研究发现,也为下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围绕该方向,蹇朝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于年获批陆*科技英才。

回顾这些年来导师的培养,结合回到临床开展临床工作后的体会,蹇朝深切感受到肖老师对学生培养的良苦用心。心血管外科是一个专科性特别强,但仍存在非常多未知领域的学科。看似平常的手术,都可能暗藏着不能察觉的风险,手术的失败与成功有时只在外科医生的一念之差。只有具备极好的科研思维,才能在面对未知领域时努力探索,做出做准确的判断;也才能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发展、影像诊断技术等最新进展有机整合,做出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治疗技术改进,为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各类复杂心血管疾病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他表示将紧跟肖老师步伐,做一名有科研思维的外科医生。

第医院心胸外科王海龙:“师恩如山,倾我至诚”

师恩如山,倾我至诚。转眼见,第医院心胸外科王海龙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多了,但读书时肖老师对他的关心和教诲,如今仍历历在目。

肖老师不管临床工作有多繁忙,他都坚持每周一下午亲自为学生研究生召开组会,在研究方向、课题设计、实验方法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出宝贵的意见。更让大家感动的是,有时哪怕肖老师下手术都晚上八、九点钟了,他甚至顾不上吃饭,也仍要拖着疲惫的身躯为大家召开小组会。科研之路是漫长和辛苦的,甚至有些枯燥,但正是在这一次次不间断小组会中,肖老师不辞辛苦,以他渊博的学识,结合临床实际问题与学科领域进展,为大家指明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

肖老师对大家的关心和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这每周一次研究生组会中,他还经常抽空来实验室,关心学生们的实验日常,亲自为大家解决诸多困难。记得王海龙在实验初期,需要对小鼠进行“经颈静脉右心插管”测量右室收缩压,但这项操作难度大,他一直没能熟练掌握,严重影响他的实验进度。向肖老师汇报后,他很快赶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并耐心讲解操作技巧,帮他克服难关。肖老师还经常来实验室检查大家实验记录,教育大家做实验要严谨真实,不能弄虚作假,督促大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肖老师对大家的关心事无巨细,让大家觉得导师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师长。

在读博士朱雨:“如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行”

在某个周一早上,朱雨有幸能够跟随肖老师在门诊学习。此时窗外风雨交加,朱雨如往常一样来到诊室,做好和肖老师一起接诊患者的准备。这时肖老师穿着洗手衣走进诊室,双眼布满血丝。原来头天晚上有个急诊重症患者,为了抢救病人,他通宵做了一夜的手术。

“本来想着把上午的门诊取消的,但考虑好多病人都是从外省千里迢迢赶过来的,实在不忍心。”肖老师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说道。那天的患者特别多,他总是在接诊的间隙,闭上眼睛稍作休息。待下一位病人进入诊室后,他又重新露出和善的面容,温柔得说到:“快请坐,你有哪儿不舒服?”一遍一遍,周而复始。在看诊中,他突然接到手术室电话,手术台上有病人情况比较危急。老师放下电话,立马起身前往手术室抢救患者。临走前仍不忘反复叮嘱说:“一定要和病人做好解释,麻烦他们耐心等候,他抢救完病人后马上就回来给大家看病。”那天上午的门诊,老师一直看到下午3点多才结束。即使还剩最后一位患者,老师也依然耐心得向病人讲解病情,安抚病人的情绪,直到病人满意的离开。当处理完所有病人后,老师没有休息片刻,而是急忙赶去监护室了解昨天夜里做急诊手术的病人病情是否稳定。肖老师总是这样,把健康和安心送给病人,将劳累疲惫留给自己。

朱雨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技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在即将完成博士学业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回首跟随老师学习的6年多时光,老师用自身的行动教授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医,如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行。”

在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各地莘莘学子纷纷向他们老师们致以节日祝福时,医院胸外科彭文林、医院心血管外科何思毅、医院心外科张永、北大三院心血管外科张喆等,也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敬爱的肖老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千秋基业,万古豪情。

教育就是通过教师传授知识

来传承并弘扬“道”

正是有了像刘欲团教授、肖颖彬教授

这样一代又一代坚守育人初心者

才使得我们在传承中不断延续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开拓创新

我们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往期推荐

谭颖徽:一朝沐杏雨,终身念师恩

高云华:有责任心做好医生

周跃:传承有温度的人文医疗

主办:医院*治工作处

刊期:期

监制:徐国斌

主编:吴刘佳

校对:曾理、尹传东、李春梅

责编:李荣荣、杨棣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