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桥middot银蛇探囊颅内多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治好 http://m.39.net/pf/bdfyy/

前言

随着神经介入耗材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于动脉瘤的治疗也有更多的选择,从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到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都离不开稳定通路的建立。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既具备传统导引导管的近端支撑能力,又具备中间导管的远端通过能力,将远端通路导管引入临床,将帮助介入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病例一

病史介绍

患者:女性,63岁。

现病史:突发头痛2小时入院,入院CT提示SAH。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

神经查体:神志清楚,颈硬,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灵敏,四肢肌张力不高,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术前影像学检查

CTA图像

DSA:右侧大脑中动脉正位;左侧大脑后正位

术中器械

6F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Echelon-10微导管

Synchro0.微导丝

弹簧圈2mm*4cm、2mm*2cm、1mm*3cm、1mm*2cm、1mm*1cm

SL-10微导管

NeuroformAtlas3*15支架

NeuroformAtlas3*21支架

手术过程

1.造影显示:

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动脉瘤大小约为2.5*2.7mm;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分叶状,大小约1.8*1.3mm。结合出血的CT,倾向基底动脉瘤是责任动脉瘤,但大脑中动脉瘤也不排外,所以计划一期处理两个动脉瘤。

2.基底动脉瘤治疗经过:

泥鳅导丝携6F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留置于左侧椎动脉V3段,Synchro14微导丝分别携SL-10和Echelon-10微导管至基底动脉瘤,双管栓塞动脉瘤后有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将SL-10超选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释放NeuroformAtlas3*15mm支架,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

3.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治疗经过:

泥鳅导丝携6F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留置于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接高压水持续滴注。Synchro14微导丝携带SL-10微导管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3段后,接高压水备用,Synchro14微导丝携带Echelon-10微导管至右侧大脑中动脉瘤颈,沿微导管间断送入弹簧圈1mm*3cm,不解脱,经SL-10微导管释放NeuroformAtlas3*21mm支架,再经Echelon10微导管填入弹簧圈1枚。最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

4.逐级撤除各级导管,血管封堵器封堵,加压包扎。栓塞术结束。全麻复苏后,患者无不适主诉。

DAS: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栓塞

DAS:左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栓塞

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经验体会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首先要解决的是路径问题,好的导引导管才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因此神经介入医师应该特别重视路径的建设。

目前常用的中间导管虽然到位高,但近端支撑不够,需要使用长鞘等增强近端的支撑作用。对于普通动脉瘤的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来说,并不需要导引导管(中间导管)达到太高的位置,使用中间导管反而会增加操作的复杂性,也增加患者的费用。因此,需要一款兼顾中间导管头端柔软性和长鞘近端支撑性的导引导管。

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具备这样的性能,从我们这个病例可以看到,该导管进入椎动脉V3-V4段是安全的,不会引起血管痉挛或是夹层;进入颈内动脉的破裂孔-海绵窦段同样安全,为介入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通路。

术者简介

汪阳

首都医科医院

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主任。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目前主要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和外科治疗,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近40篇。

学术团体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往期精彩回顾

器械百科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