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CT检查,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出现一些大脑或者是内脏疾病的时候医生都会要求进行CT检查来判断病情,而由于很多人都认为CT检查存在着一定的辐射,进行CT检查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所以都比较排斥,那到底进行一次CT检查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CT?
CT(Computed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
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
打个比方,你要去买一个西瓜,超声就像挑西瓜前敲一敲,听听里面的回声,核磁共振则是把西瓜拿起来摇一摇,再透过仪器检查,而CT,直接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里面的果实品质如何看得一清二楚。
CT成像一般有两种方式——
普通平扫:检查者躺在CT机器上,几秒钟完成扫描
增强扫描:在平扫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碘对比剂,通过碘对比剂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查看是否有病变。
二、做一次CT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宇宙和自然环境带来的辐射,普通人群每年都会接受约3—4mSv的辐射量。人体对辐射剂量是有限度的,当辐射量达mSv/年,可对身体产生损伤。
虽说CT也有辐射量,但会随着检查的位置不同而改变。比如,头部检查,可产生的辐射为2mSv;胸部检查,可产生6mSv辐射量;腹部、盆腔检查,辐射则接近10mSv。对比人体每年可吸收的辐射限度,CT检查还是在可控的范围。
在目前医学科技的发展下,CT检查所带来的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大部分是在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下,一般普通平扫CT检查患者是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感觉,可能有一些患者在进行检查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大多数是在进行增强CT时所注射的造影剂导致的,并不是跟CT所带来的辐射有关系。
虽然一次CT检查的辐射量并不高,致癌概率较低。但是,癌症的患病概率会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要减少影像检查的次数。
作为辐射量较高的检查之一,CT检查确实不能在短时间多次进行。一般来说,根据患者体质,病情需求等差异,CT检查一年应控制在1~3次以内,具体的因人而定,尽量不要超过最高限制。
三、做了平扫,为啥还要做增强再受一遍辐射?
作为医生的“第三只眼睛”,CT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精准性。但出于安全性考虑,有患者疑惑:同样的症状,为何我却需要再做增强CT呢?有必要吗?
平扫CT是最基本的CT检查,患者无需其他干预,直接仰卧就可以完成检查。它一般适用于头颅五官外伤,胸腹部炎症,脊柱、四肢关节骨折、退变等疾病的诊断。
增强CT则是平扫CT的PLUS版,需要在检查前注射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检查。既然称为加强版,自然会比平扫CT更精准,适用的范围也更广,可以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四、CT有辐射,为什么不直接禁用?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若把CT的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疾病诊断上,它是无可取代的强大利器!
通过CT扫描,基本上大部分的疾病都可“见光死”。比如各系统肿瘤疾病,包括肝癌、胃癌、卵巢癌、肠癌等;血管性疾病,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炎症,包括肺结核、胆囊炎等;外伤:颅内出血、肺挫伤等。
此外,常见的脑出血、椎间盘突出,不但可以通过CT检查出来,而且还是首选的诊疗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碘造影剂并不适合所有患者,比如有明显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使用碘造影剂存在过敏风险,因此在进行增强CT前,通常需在医生评估通过后才可进行。
做CT检查虽然带有一定的辐射,但是都是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偶尔进行一次检查对身体的伤害并不大,所以当在身体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检查的时候不要过于排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能够让自己及时得到检查和治疗。
温馨提示】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需要,医院就诊。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大连致海外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大连致海外服)是一家提供海外医疗机构高端个性化体检;医院癌症医疗;海外私人定制旅游;海外留学生管家服务和对外投资、贸易交流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
垂询——
盘锦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