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复制链接]

1#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肝脏的任何部位,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30-50岁的女性中更为常见。人群中肝血管瘤发病率为0.4%-20%,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的症状,不易被发现。通常是在做B超、CT等检查时偶然发现。

肝血管瘤中最常见的是肝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没有症状,其危害通常与生长的部位、大小和生长速度有关。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出现症状,如腹部摸到肿块,无痛,略有弹性;如压迫邻近的胃或者十二指肠等器官,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差、食后饱胀等;如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如果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等等。

当然,如果血管瘤体积过大,有自然破裂的可能,从而引起剧烈的腹痛、出血和休克等表现,可能危及生命。但此概率很低,一般不用过于担心。

在肝血管瘤的治疗上,对于没有症状的小于5cm的肝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吃药。而若是肿瘤的直径过大,一般是大于10cm或者肿瘤生长的速度过快、亦或是肿瘤虽大于5cm但位于肝脏边缘,将来破裂的风险较大,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治疗了,治疗方式有血管瘤切除、血管瘤缝扎、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微波射频消融等,有严重者需要进行肝移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