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型降脂针的降脂效果达70,已纳入医保 [复制链接]

1#

高血脂症作为代谢疾病,它会伤血管、伤肝、伤肾,带来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冠心病、脑梗等疾病,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问题。

血脂有两重身份:

积极上进就是“三好学生”,成为人体代谢、合成、消化必不可少的“帮手”;

游手好闲就是“问题少年”。成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堵塞血管、增病减寿的“帮凶”。

凡是确诊高血脂问题的患者,血脂已变成“问题少年”,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种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坏胆固醇,英文缩写“LDL-C”,会让血管变窄,出现供血不足问题,渐渐引起多种类的健康隐患。

目前,所有主流的研究分析都认为,长期维持低水平的LDL-C,才能确保健康上的长治久安。

围绕高血脂症及主要问题LDL-C的降、减、消、除,科学家们进行大量探索,至今已有4类代表药物:

第一类:他汀类药物,目前是控制总胆固醇和LDL-C的主打药物和首选药物,共有7个品种,使用量最多,患者最熟悉,降血脂有确切效果,但临床证实有一些副作用。

第二类:中药类药物,代表药物有血脂康、脂必泰等,药理研究显示其降血脂的“杀手锏”是红曲提取物,与他汀类药物中的洛伐他汀相类似,临床证实对降血脂有一定作用。

第三类: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依折麦布,通过减少肝脏和肠道互动期间,合成胆固醇的吸收,来降低血脂。

第四类:PCSK9抑制剂,中文名叫“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是高血脂症目前遇到的最强对手,特别是能大幅降低LDL-C水平,能预防和应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媒体称为“高血脂症克星”,是一种单抗注射类药物。

PCSK9在年被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是一种人体蛋白酶,只要人体缺乏这种酶类,胆固醇就特别低,很不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受到启发的科学家,用逆向思维开发出PCSK9抑制剂,靠注射进入人体降脂。

PCSK9抑制剂的药理作用,通俗来说就是:当人体PCSK9蛋白酶升高,会引起LDL-C升高,带动血脂水平上升,容易出现高血脂症,但只要抑制了PCSK9,对于LDL-C和高血脂症,就像“釜底抽薪”一样,解决关键问题,而且,PCSK9抑制剂还能“搂草打兔子”,顺带把高血脂症引起的炎症、肿痛等问题解决。

如果说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血脂的“王牌主力”,那么PCSK9抑制剂属于“新兴精锐”。实验显示,中等强度的他汀降血脂水平约为25%—50%,PCSK9抑制剂达到50%—70%。

而且,PCSK9抑制剂还能增加人体“好胆固醇”,也就是HDL-C的数量,副作用明显减少,一举多得。

一句话,PCSK9抑制剂是目前最强效、最新型、副作用最少的降血脂药物。

PCSK9抑制剂目前在我国有4类药物: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瑞百安),进口药物。

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波立达),进口药物。

英克西兰钠注射液(乐可为),进口药物。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国产药物。

4个药物当中,依洛尤和阿利西尤分别于年、年在我国上市,并于年底进入医保目录。英克西兰于年8月在我国上市,号称“打一针管半年”,引起业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