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7日晚上,医院介入室灯火通明,神经外科5名医护人员,1名外请专家,2名麻醉科医生及导管室技师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历经近7个小时成功完成了4例颅内血管性疾患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3例颅内动脉瘤,成功完成了盘州市首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弹簧圈置入栓塞术。截至目前,神经外科已经完了7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对脑血管疾患的救治向更高层次的跨越。
患者资料:
患者女性,54岁,因“外伤后左侧眼球突出伴颅内隆隆样杂音2月”于4月13日入院,病人2月前头部外伤,当时无明显症状,大约一个月前出现左侧眼球突出并伴运动障碍,球结膜充血和水肿及颅内隆隆样杂音,在我院就诊给予其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建议住院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病人当时未住院。近一个月来病人眼球突出加重,搏动性疼痛,视物出现模糊,颅内连续性隆隆样杂音逐渐加重,已严重影响了其生活,再次到我院就诊,住院后神经外科团队制定了周密治疗计划,于4月17日为其实施了经股动脉穿刺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术后效果显著,颅内杂音消失,左眼球运动恢复正常,搏动性突眼明显改善。
患者术前术后对比
术前与术后CTA对比
术前DSA
术后DSA
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一般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以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分为外伤性(75%以上)和自发性(不足25%)。
临床表现:1、搏动性突眼;2、颅内血管杂音;3、眼结膜充血和水肿;4、眼球运动障碍;5、进行性视力障碍;6、头痛;7、颅内出血和鼻出血;8、神经功能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1、头、眼眶部CT;2、头部增强CT;3、头颅MRI、MRA、MRV;4、脑血管造影(DSA)。
治疗目的:保护视力、消除颅内杂音、眼球回缩、眼球运动功能恢复、防止脑出血和脑缺血。治疗原则:闭塞瘘口,争取一次手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保护颈动脉通畅。治疗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放射治疗。
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神经外科是一个精诚团结、勇于开拓进取,一个训练有素、作风严谨的医疗护理团队,目前开放床位40张。医疗组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护理组11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士9人。科主任刘新权,男,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胡志祥,男,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李初勇,男,主治医师;护士长何波,女,主管护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学历。
科室目前设备情况:进口蔡司手术显微镜、西山开颅动力系统、电子脉冲治疗仪、自动震动排痰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等。
可开展颅脑损伤手术、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钻孔引流术、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立体定向硬通道置入脑内血肿引流术、颅骨缺损修补术、颅骨病变手术及头皮肿物切除术、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显微镜下或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颅内肿瘤切除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减压术、微血管减压术、脑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手术、脊髓内外占位性病变切除术、颈腰椎间盘突(脱)出摘除手术、周围神经病变的手术治疗等,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满怀激情,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广大就医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图片:滕浩丁发武
文字:刘新权何波李初勇
编辑:滕浩
审核:田连由刘新权
联系我们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