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79876.html年12月6日,
TEDxXujiahui的首届年度大会
我们给美罗城上剧场内的多人
带去一场思想盛宴
12位讲者,12场演讲
各有各的故事
但他们都有一个自己的EurekaMoment
张鸿祺:脑子里有个“炸弹”怎么办?
(演讲完整音频↓↓↓)
科学从来不妄言。我们所识太多,然而所知甚少。
致力于神经外科临床研究数十年,世界神经介入联合会执委/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大夫主持过“十三五”“十二五”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6项,荣膺“世界、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担任委员,也在医院神经外科一线战斗多年。年,他凭借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荣获素有医学界奥斯卡美誉的金柳叶刀奖。
而今,医疗科学正在最好的年代,也在最坏的年代。
他决定从数十年的前沿医学中缓步而出,带着敬畏与平常心,在TEDxXujiahui的舞台上与你聊聊潜心多年的动脉瘤研究。这是一个关乎每个人健康与生命的话题,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在你我的脑子里或许就埋藏着这颗“炸弹”,但不要怕,来看看张医生的解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脑血管和解,放自己一条生路。
(演讲视频请戳↓↓↓)
(中文字幕/校对:谢颖慧;英文字幕:陈永捷,校对:*燕妮)
演讲摘录
脑中的炸弹——动脉瘤
我研究的是大脑中的灾难,这个灾难不同寻常。我今天的题目是,如果大脑中有一个炸弹怎么办?
危言耸听,人类是进化的产物,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最后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人,完美的人最完美的一个成果是什么呢?就是大脑!但是大脑中有各种各样的危机存在,即使这么完美的结构都有这样的危机。
首先,先看看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咱们回顾他们的命运,大家都认识这三个人物——丘吉尔、罗斯福跟斯大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们联手共同打败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但是二战结束之后,他们却被一个共同的敌人打败了,他们先后因为脑出血去世。那这敌人是谁呢?就是脑子里的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
什么是动脉瘤?大家都骑过自行车,都开过车,如果这车胎出厂的时候是次品,或者用久了,就会形成一个鼓包,不去修补它,它就有可能爆胎。脑血管上也有可能因为血压的作用形成的鼓包,这些鼓包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脑子里的“炸弹”。
对于脑子里面的“炸弹”,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来理解它的整个过程。大脑是由很多的血管供应血液来维持它的活力。这些血管遍布在大脑的脑底和脑内,在很多地方有一些非常薄弱的环节。这些薄弱环节由于血流长期的冲击,最后长出一个小包。这个小包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薄。有一天它突然破了,血从血管中冲出来。破坏了脑子的结构,导致了血管痉挛,最后脑子肿胀等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生命的危险。
这么完美的一个大脑——生物进化的完美结果,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疾病,出现一个动脉瘤呢?血管上为什么会出现动脉瘤呢?首先来看看大脑的结构,大脑在人体中占的份额按重量来比的话只占2.5%,但是它却需要心脏搏出20%的血液供应给它。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正常的思维,也就是说大量的血流冲击到脑血管中。这些血流起到什么作用呢,它营养着脑组织,带走一些废物,使我们脑子能够正常的活动。
那么大脑血管的结构是什么样?很奇怪,身体中唯有大脑的血管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他地方的动脉都是靠着一些结实的结缔组织和肌肉包裹着,而只有大脑中的血管,是靠一些像蜘蛛丝一样的细丝悬吊在大脑的表面,我们在显微镜下把大脑的血管结构再看一看的话,就会发现在很多的地方,尤其在拐弯和分叉的地方会出现一些瑕疵,就是薄弱的环节。这些薄弱的环节就是造成动脉瘤或者其他疾病的一个基础。也就是说(即使)大脑是生物进化最完美的结构,但是再完美的结构里头还是有瑕疵。所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
我们都可能携带这颗“炸弹”
每个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那么动脉瘤到底有多少?可怕的是,动脉瘤非常普遍,最近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用的就是咱们上海两个社区几千人的调查,发现了惊人的数字。7%的中国成年人脑子里有动脉瘤,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大家都患过感冒,流行感冒都不可能累积到这么高的比例。咱们全场有多人,一排差不多50多人,算一下7%,也就是一排人可能脑子里都有动脉瘤,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用全国的这个数字再乘一下人口,全国可能有万的成年人脑子里有动脉瘤!
而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治疗或者发现的动脉瘤只是冰山上的小小一角,更可怕的是什么呢?动脉瘤一旦破裂了,它造成的损害极其严重。有1/3的人当时就死亡,医院。还有1/3医院里头度过了很艰难的一段时间,医院,或者留下重度残疾。只有1/3经过医生的努力,有可能使他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那么大家会问,很简单啊,动脉瘤我们把它检查出来,我们把它治疗了不就行了嘛,也就避免了它的出血。不是这么简单,我可以诚实的告诉大家,即使像我们这样非常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在我们手中仍有3%的医疗风险。也就是说每个患者其中有3个,就因为我们的治疗造成了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是可怕的一个数字,那么这么多的动脉瘤,7%的人都有动脉瘤,如果要治疗又面临这样的风险,带来很大的问题。有多少动脉瘤有可能出血呢?实际上并不高,是1%,这1%谁都不想落在自己身上。这带来的问题就很严峻,如果万人都被检查出动脉瘤来,那么肯定很多人都非常焦虑,他不知道自己的动脉瘤会不会破裂,我会不会落到1%里面。那么患者焦虑,大夫也很焦虑,一个患者好好的来找到我,我根本无法知道治完之后,这患者会不会落在3%的风险里面,会不会因为我的治疗导致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
如果所有的动脉瘤都检查出来,都治疗的话,那*府要焦虑了。为什么?大家算一笔账,万动脉瘤如果都被检查出来都被治疗,一例动脉瘤治疗,现在平均下来10万块钱,那就是4万亿人民币。4万亿人民币什么概念,全国一年所有的卫生投入是将近4万亿,也就是说拿全国的所有投入才能治疗这一种疾病。而我们有成千上万的疾病等着治疗。这个负担是社会没法承担的,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非常严重。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几十年来,全世界很多的医生,各个方面的医生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想判断哪个动脉瘤容易破,哪个动脉瘤不容易破,就可以节省资源,防止一些不容易破的动脉瘤得到不应该的治疗。而使容易破裂的动脉瘤得到及早的治疗,防止它破裂。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只得到这一点点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女性患者、有症状的动脉瘤、后循环的动脉瘤也叫椎基底动脉动脉瘤,还有比较大的动脉瘤或者老年患者的动脉瘤容易破裂。这么非常短的几句话,能诊断一个动脉瘤,能告诉患者他的动脉瘤是否容易破裂。
我是否应该冒着风险及早给他治疗呢?
不行!
与“缺陷”共存,获得完美人生
那所以,我们要花很大力气去做研究。研究什么,研究更多的数据和更多的标准,来确定一个动脉瘤是否会破裂?我从医20多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还一直困扰着我,所以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委托我们,带领全国几十家单位、几十家医学中心一起进行攻关,希望早期把这个问题解决。我们研究动脉瘤形态,我们把每个动脉瘤都做成3D的形态。然后研究每个的几何参数,我们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动脉瘤壁的变化。然后我们用计算机模拟动脉瘤的血流,来研究血流动力学对动脉瘤壁的影响,试图找到更多的信息来准确的判断一些动脉瘤的情况。我们现在还开发了AI的技术,用大数据瞬间就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瞬间就可以把几千个医生几年的经验、十几年的经验汇聚起来,来研究一个个体的动脉瘤是否有破裂的风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跟机器医生携手一块儿来攻克这个难题。
但是目前这个难题还没有解决,可是我们在整个研究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一种疾病或者每个动脉瘤的破裂是有原因的,咱们再回到这三巨头——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他们不是烟枪就是酒*,经常情绪激动,二战期间高度的紧张。本来他们是成千上万个动脉瘤患者之一,他们可以没有破裂,可以终身的跟动脉瘤共存,可以颐养天年,就是因为这样不良的习惯导致了动脉瘤破裂、死于非命。
在医学上,很多疾病都是以这种理论来发生的,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或多或少,然后在我们发育、成熟和老化的过程中,又有很多基因在发生突变,叫体细胞突变。这两个叠加在一块儿,就有可能形成了疾病,在医学上叫twohits,就是二重打击。二重打击之后病变发生了,病变发生并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跟病变共存一辈子。没关系,他只要不发病就行,但是我们有可能遇到一些因素,或者自身因素或者环境因素导致病变发病了,就像动脉瘤破裂一样,这个因素我们叫trigger,就是扳机点,或者是一个引信,引爆了动脉瘤或引起疾病的发生。我们整个人群里头都有一个不好的背景,尤其现在各路的精英,肩负着很多的社会责任,也承受了大量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有时要过度劳累,还有人用很多的烟酒来舒缓自己过劳的身躯。这些都有可能使原来存在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本来可以和你共享一辈子,可以平稳的走过一生,但是它发病了。
所以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我们也不能追求完美,我们不能选择父母赐予的基因,我们也不能完全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来跟我们这些缺陷共存,获得完美的人生!
谢谢!
更多精彩视频推荐:
大会精彩回顾
王德顺:孤独的行者-活雕塑创作前后
孙圈圈:不要让我们的野心配不上才华
许志华:我们穿什么赴未来之约?
胡海平:科技让我们无中生有
宗毅:享受快乐童年,实现彪悍人生
王鑫:二手美学,你的消费新主张
Copyright: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需转载开通白名单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