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慈医疗集团普外科成功实施罕见腹腔巨大肿 [复制链接]

1#

近日,海慈医疗集团普外科联合麻醉科李界平专家团队成功实施罕见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的肿瘤直径30厘米,重量超过3kg。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精湛的医术不仅为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体现了普外科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

71岁的谭先生近半个月来感到腹部疼痛,伴腹胀不适,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严重时患者步行十余米就会感到腹痛加重、疲乏无力,需蹲下休息。曾到外院就诊,查腹部CT提示腹腔占位,恶性肿瘤可能大。后来患者慕名找到海慈医疗集团普外科张新明主任医师就诊,张新明副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发现患者下腹部可触及一巨大肿物,肿物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张新明主任考虑患者腹腔巨大肿瘤,恶性肿瘤不能除外,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遂与患者家属充分交流病情后,将患者收住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入院后积极予以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充分评估病情,增强CT提示腹腔巨大占位,脂肪肉瘤不除外,与髂外动脉分界欠清。术前王野主任带领普外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就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讨论,考虑患者腹腔肿瘤巨大,严重压迫腹腔内肠管、腹膜后血管以及输尿管等,并且肿瘤与肠管、血管等粘连情况尚不完全明了,手术风险大。术中如何完整切除肿瘤、如何保护分离粘连、如何保护肠管、血管及输尿管等问题,都是对手术者手术技巧的巨大考验。张新明主任医师术前充分评估了手术的必要性、风险性,并就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制定了详尽的预案。

12月24日,普外科一病区张新明主任医师联合麻醉科、手术室,为患者成功实施腹腔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完整切除约30cm×30cm×20cm的腹腔巨大肿瘤,成功保护肠管、血管及输尿管等。术后病理示粘液样脂肪肉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正常饮食,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据了解,脂肪肉瘤是来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软组织肉瘤的20%。脂肪肉瘤包括恶性程度不一的五种亚型,黏液样脂肪肉瘤是其中发生率占第二位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由分化程度不同的脂肪母细胞和黏液样基质组成。

脂肪肉瘤多见于成年人,多在40—60岁发病,儿童发病少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肉瘤临床表现常常是非特异性的,如腹痛、腰痛、腹胀、厌食、早期饱腹感以及由于肿瘤对腹膜后神经血管的局部侵袭或压迫而出现下肢肿胀或疼痛感。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专家提醒,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按时体检,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专家推介

张新明

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外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部外科学系副主任,青岛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兼职山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学会委员,医院协会胃肠外科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大肠癌分会、胰腺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解剖学会临床应用解剖学会委员,青岛市输血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分会理事,中国NOSES联盟山东分会理事。

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普外科疾病诊治,医院,上海微创中心进修学习腹腔镜手术。长期致力于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完成科研课题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参编医学专著2部。发明专利3项。

坐诊时间和地点/p>

周一上午、周三、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海慈医疗集团A楼2楼普外科门诊

供稿:普外科孙风波

专业审核:张新明

摄影:钟玺刘瀚博

编辑:范晓苹李均雁

编校:谭华

推荐阅读

R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