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气管插管着的病人扭动了一下脖子,即使在丙泊酚镇静之下,依旧有一些烦躁。
“宝贝,再坚持一下。”满头白发的他慌忙上前一步手摸着妻子的额头安抚着。
文
多巴胺
图
网络
快要下班的时候,救护车送过来一位意识模糊的78岁的老年女性患者。
家属提供的病史是:患者三个小时前开始出现胸闷不适伴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口服某种救心丸无效,在救护车到达十分钟前开始意识模糊。病人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PCI病史。
跟随医院的是患者的老伴和儿子、儿媳等一家人,家属的态度非常积极:尽一切办法也要抢救!
“我把她的情况给你说一下。”患者的老伴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子,他刚见到我就用颤抖的双手在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寻找患者既往的病史资料。
也许是因为年纪大记忆力不好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太过紧张的缘故,说完这句话后,他在包袱里寻找了好久也没有翻出他想交给我的东西。
将病人抬上抢救病床,体格检查后我直接接过老爷子手中的包袱,从一摞摞的检查资料中翻寻需要的资料。
大概有四五十页的各种住院记录、检查结果都被家属按照时间顺序仔细钉在了一起,甚至还有一些手写的用药记录。
从这些被精心保管的资料来看,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伴一直都在精心照顾着患者,对患者的病情也非常了解。
老人想找出的是一张患者三年前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手术的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原来眼前这位78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在三年前曾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过。
而,这一次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在胸闷后很快陷入意识模糊状态呢?
床边心电图提示着患者极有可能再一次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而且从心电图来推测,很有可能是左主干出现了问题。
同上一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相比,患者这一次的情况相当危急,不仅存在着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血压仅仅只有60/35mmHg。
换句话说,病人已经处于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了!
患者的儿子将我悄悄来到一边,向我透露了自己心中的打算:“我对我妈的病情非常清楚,上一次住院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我的意思是尽一切努力抢救,抢救不过来我也能接受。”
不用我做过多的解释,患者的儿子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番话不仅表达了他自己的想法,也更是一份定心丸。
然而,我紧接着又听到了一句让人不安的话,他说:“我父亲可能接受不了现实,你要注意有什么话不要对他说,告诉我就行了。”
这句话无疑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医生只能尽力而为,并不能保证什么,更不可能因为家属接受不了现实就会出现奇迹。
“好的,我知道了,你们自己先沟通一下,达成一个共识,不然我也很为难。这么大年龄,基础病这么多,病情这么重,只能说尽力。”患者的病情不容我和家属在沟通上耗费太多的时间,我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必须稳定循环,比如保护气道等。
急诊抢救室内不仅有许多危重病人,而病人也需要进行一些抢救措施。
为了不影响抢救,家属是需要被请出急诊抢救室的。
但是,一直拉着患者手的老伴却不愿意配合。
“老爷子,你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先到外面休息一会,有什么情况我会找你的。”我委婉的请他暂时离开。
他却给了一个看似荒唐实则让我无法拒绝的理由:“我在这里陪着她,让她配合你们的工作。”
从老爷子的言行举止来看,这是一位有着一定文化涵养的家属。
“她已经没有了意识,听不见你说的话了,我们会尽力的。”
然而,老人家还是不愿意挪动脚步。
倒是他的儿子说话了:“你看着难受,有什么事医生会告诉你的。”
离开前,老人家双手合拢向我鞠躬客气地说道:“辛苦你们了,辛苦你们了。”
如果说这位白发苍苍的家属此刻还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的话,那么紧接着的一幕便要让我内心感慨万千乃至有些不安了。
儿子搂着他的肩膀转身离开,尚未离开数步,老人家便双手捂着眼睛失声痛哭起来。
老人家突然的哭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布满褐斑的双手根本抵挡不住那些从眼角喷涌而出的泪水,而这些泪水透过他的指缝滴落在急诊抢救室冰冷的地板上,又溅起落尽我的心间,还带着一丝温度。
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呼吸得到了保障,使用了血管活性药后患者的循环暂时得到了稳定。
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
也就是说,导致患者胸闷后休克、意识障碍的原因真的只是急性心肌梗死吗?如果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的话,以当前的情况能否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呢?这其中的风险,家属是否能够承担,又是否愿意呢?
在充分沟通后,儿子似乎不愿意再让患者去做那些创伤性检查了,更加不愿意看见患者死在手术台上。
但是,患者的老伴却还在犹豫。
他颤抖着手抹了一把眼泪问道:“不做的话,会不会死?”
我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儿子,又看了看老人家,虽然有些不忍,但又不得不告诉他:“她现在病情很重,随时会死。”
老人家只是提出一个要求:“我再进去看看她吧。”
我无法拒绝一个老人家这样的要求,又将他带到了患者的病床边。
气管插管着的病人扭动了一下脖子,即使在丙泊酚镇静之下,依旧有一些烦躁。
“宝贝,再坚持一下。”满头白发的他慌忙上前一步手摸着妻子的额头安抚着。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宝贝让站在他身后数步之外的我有些尴尬,因为在老人面前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有些进退为难,因为我既想为老人家解释患者的病情,又不想打搅两位老人之间的交流,哪怕只是单方面的交流。
那一刻,我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是站在原地,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用着小碎步快速上前一边喊着宝贝一边抓住了病人的手。
那一刻,我禁不住再想,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不仅是我们眼中的老人,更是爱人心中的宝贝。
她不仅是谁人的妈妈,不仅曾是谁人的女儿,更是他的妻子,是他一生呵护的宝贝。
为了明确病情,我和赵大胆亲自带着患者去完善CT检查。
在放射科CT室,需要将病人从抢救病床上抬上机器。
在搬动病人的时候,老人坚持要自己动手,虽然他并不能出多少力气,甚至还有一些耽误事。
即使儿子再三要求让他离开,他却倔强的不愿意离开:“你搬,你搬,你妈要是疼了怎么办?”
“她都昏迷了,哪里还知道疼?”
父子两人在CT医院后第一次短暂的争吵,结果以老人家获胜而告终。
“宝贝,没事的,我在这里。”老人拉着患者的手说完这句话后才不情愿的离开了CT室。
很快,病人的所有检查结果都已摆在了我们面前。
虽然我早已评估了患者危重的病情,但是检查结果依旧让人大吃一惊。
患者不仅罹患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同时存在夹层动脉瘤,而且贯穿整个主动脉。
抛却急性心肌梗死不谈,这个巨大的夹层动脉瘤就会随时要了患者的性命。
无论是急性心肌梗死还是夹层动脉瘤都是已经张开了口袋的死神,更何况两则同时存在。
再一次追问病史,老人家才回忆出患者发病前的具体细节,原来早在一周前,患者就出现了突发腹痛,但因为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便缓解了,所以两位老人并没有重视。
也许,那一次腹痛便是主动脉夹层发作的开始。也许,患者体内的主动脉夹层早已存在和这一次腹痛并没有关系。
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毕竟事实已经放在了眼前。
这个事实无疑是给原本还心存希望的老人家当头一棒,即使在亲眼看见儿子签下病危通知书时,他再也没有提出会不会死的疑问。
家属商量后,最终给出了一致决定:内科保守治疗。
所谓内科保守治疗,也就是输输液,用用药,一切有创伤性的操作都放弃掉,万一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家属也能接受。
正如事前预料,几个小时后犹如在风中摇曳的病人病情恶化了,先是出现了室早二联律,紧接着又出现了短阵室速。
儿子儿媳前去为患者准备最后的新衣去了,只留下老人独自等候在急诊抢救室门外。
我打开抢救室的大门,让老人再一次走了进来。
他站在病床前,直盯着病床上同样白发苍苍的老伴。
而不久前,还没有陷入昏迷的患者在被唤醒后也曾用同样的目光盯着这位已经佝偻了的老人家。
昏迷中有些烦躁的病人无意识的动弹了一下,老人家一把抓住妻子的手,再也没有喊出宝贝两个字,而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他的哭的像个孩子一般,在抽泣了一会后又开口说道:“宝贝,没事的,没事的。”
看着眼前的一幕,再次听见宝贝两个字,我的内心突生一丝震动,我知道这或许便是他和她的最后一别。
后记:那天我下班时,病人还在顽强着同死神抗争。后来,在夕阳跌落深渊的时候,老人家永失了他的宝贝。
完
多巴胺
一个急诊科医师
用文字记录生命,用生命致敬工作
部分图片、音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立删。带有“多巴胺”水印之插画,版权所有,使用请标注信息,否则侵权必究。
版权、合作
作者:多巴胺
投稿邮件:last-dopamine
fox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