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NEJM重磅中国神经介入研究首次登顶全
TUhjnbcbe - 2023/3/22 19:19:00
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传说中的“第一杀手”,中国人健康最大的威胁,是什么病?不用百度啦,奇点糕直接说标准答案: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风。

从致死人数上看,把中国的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这一堆不好惹的癌症绑在一起,才能和脑卒中打个平手[1]。至于中风发作致残的案例,估计谁都认识几个吧?但现代医学,也不会坐视脑卒中嚣张太久的。

在今天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了一项最新成果:由中国41家医院合力开展的DIRECT-MT试验证实,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直接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获益不劣于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的策略!

DIRECT-MT试验是中国神经介入方面的临床研究,首次发表在NEJM上,这项试验由医院的刘建民教授团队主持,试验的成功,或许将改写脑卒中救治的临床指南,进一步优化治疗流程[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从迅速识别症状、明确卒中类型,到判断卒中的严重程度、能否进行溶栓治疗,这一切都得争分夺秒,最好能在入院60分钟之内,就完成溶栓治疗的准备[3]。

这是因为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最早的时候,时间窗口限定在卒中发病后3小时内,现在已经逐渐外推到4.5小时内,许多试验也在探索发病6小时内的效果,但跟患者发病到入院治疗的整个流程相比,时间窗还是很窄。

而溶栓常用的策略,目前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使用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药物经静脉溶栓,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手段;另一种则是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去除血栓,其中主要采用的是机械取栓,它最适用于存在急性大动脉闭塞的患者。

机械取栓的原理不复杂吧?

(图片来源:AcuteStrokeManagementintheEraofThrombectomy)

从理论上说,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联合治疗可以强强联手,所以目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都建议对符合机械取栓适应症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模式,但推荐所基于的证据却并不是很充分。

目前荷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都在开展验证这一问题的大规模试验,日本学者主持的SKIP试验则在今年的国际卒中大会(ISC)上公布了初步结果。而中国开展的DIRECT-MT试验,则是同类试验中最先登上顶级期刊的。

这项试验在全国41所拥医院开展,共入组了名同时符合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要求的患者,按1:1比例分成机械取栓组和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的联合治疗组,分别接受对应的溶栓治疗方案。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溶栓治疗90天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次要终点则包括了90天时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取栓术前成功再灌注的比例、总体成功再灌注的比例等。

在这项主要终点上,机械取栓组的表现,和联合治疗组是基本相当的,达到了试验非劣性设计的要求。顺便解释一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

不过整体来看,DIRECT-MT试验中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过往国外的同类试验稍差(约36.6%恢复良好对国外试验的46%)

两组的90天患者死亡率分别是17.7%和18.8%,差异并不显著。不过在另外几项次要终点,比如取栓术前成功再灌注比例(2.4%对7.0%),总体成功再灌注的比例(79.4%对84.5%)方面,都是机械取栓偏低,治疗安全性则是两组基本相当。

对于次要终点的差异,NEJM配发的社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DIRECT-MT医院开展,静脉溶栓后不久就能接上机械取栓。换句话说,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还没完全起效呢,这和其它国家的卒中治疗流程是有所不同的[4]。

比如此前提到的日本SKIP试验,就没能体现机械取栓的非劣性。在论文中研究团队也表示,还需要更多不同人群的试验,来真正证实机械取栓的效果,用替奈普酶等新型药物取代阿替普酶,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但DIRECT-MT试验迈出的,也是重要的一步。想要战胜强大的“第一杀手”脑卒中,就得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好好练级和提升,现实生活里,可没有通关秘籍。

编辑神叨叨

由奇点糕历时3个月打造的音频课程《小细胞肺癌8讲》重磅上线啦~我们用8讲的课程,帮您回顾了小细胞肺癌领域近30年来的重要探索和进展。只需80分钟,即可纵览小细胞肺癌领域的前沿学术进展。

参考资料:

1.ZhouM,WangH,ZengX,etal.Mortality,morbidity,andriskfactorsinChinaanditsprovinces,–: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J].TheLancet,,():-.

2.YangP,ZhangY,ZhangL,etal.EndovascularThrombectomywithorwithoutIntravenousAlteplaseinAcuteStroke[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3.PowersWJ,RabinsteinAA,AckersonT,etal.Guidelinesfortheearly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updatetotheguidelinesfortheearlymanagementofacuteischemicstroke:aguideline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J].Stroke,,50(12):e-e.

4.AlbersGW.ThrombolysisbeforeThrombectomy—ToBeorDIRECT-MT?[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头图来源:Pixabay

本文作者

谭硕

1
查看完整版本: NEJM重磅中国神经介入研究首次登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