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0日讯(通讯员宁韦)今年50岁的李先生,最近一年来出现无诱因的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但一直未引起重视,2个月前行CT检查发现“肝脏占位,肝血管瘤”,于是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
经完善相关检查以及详细病情讨论后,肝巨大血管瘤诊断明确。9月27日,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熊立新带领科室团队为李先生实施了手术,术中发现右肝几乎被巨大的血管瘤占据,在腹腔镜下进行了右半肝切除术,手术顺利,切除的肝脏血管瘤直径达20厘米。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出院。
熊立新介绍,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发病机制与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避孕药等有一定关系。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但其最大的风险就是破裂出血。如果瘤体直径小于5厘米,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一般不会破裂出血,无生命危险,定期复查B超即可。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手术:
1.瘤体大于10厘米,或者瘤体在5-10厘米之间,但靠近肝表面,易因外力等因素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生命者。
2.症状明显,如血管瘤巨大压迫胃、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腹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者。
3.少数血管瘤可能并发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瘤诊断不能确定,不能除外其他恶性肿瘤时也应及时手术。
目前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开放或腹腔镜肝切除术、肝血管瘤剥离术、肝动脉结扎或栓塞术、冷冻治疗和微波固化治疗等。在选择术式时,医生会根据血管瘤的不同情况而定。而选择腹腔镜切除肝血管瘤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术中解剖清晰,但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