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让时代在文学中传扬
TUhjnbcbe - 2020/7/1 11:16:00

让时代在文学中传扬


    近日,看到7月11日《新京报》上《文洁若:郭敬明是金钱崇拜者,时代与他无关》的新闻报道。报道中,向著名作家、萧乾夫人文洁若问道,应该怎样看待目前的郭敬明热、郭敬明的《小时代》热?文洁若回答道:“郭敬明完全是金钱崇拜主义者,这个时代跟他毫无关系。”文洁若对郭敬明的批评,是从大处着眼强调一个作家的心灵、作品意义、文化责任与时代的关系。这的确能够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任何作家都不能与时代毫无关系。


    继而又看到7月15日《人民》刊发的《小时代和大时代》一文,对郭敬明的“小时代”进行了批评:“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这无疑给那些忽视文学艺术创作与时代意义的作家很多警醒。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从未给后人留下任何美学理论,但他在谈到戏剧艺术的特性与功能时,全部的重点都放在这一点上,即演戏的目的,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像是举起镜子直照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规律。因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从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生活,传达了对人类的事业、人类的命运、人类的伟大和人类的痛苦的认识……


    翻阅俄国文学史,十九世纪俄国的文豪托尔斯泰在唤醒少数富裕特权阶层的良心这一点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这个影响唤起他们即使牺牲自己的特权,也要进行社会改革的觉悟。对文学,托尔斯泰认为追求为艺术而艺术不过是自我满足,对社会和时代也是不负责任的,作为作家,采取的立场必须是将其天分有意图地奉献给增进人类的福利事业。因此,托尔斯泰的作品从纯文学的价值这个标准来看是优秀的,而且对社会也有较大的影响,使读者感动,自然而然地启发读者按照作品提示进行社会改革……


    记得一位西方文艺批评家说,作家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先驱者,他们出现时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他们仿佛不得不拖着时代跟他们走,这决定了第一流的作家、第一流的作品的出现。雨果说得好,一个作家应追着时代而进步,如果避免使自己的精神对当代人有所影响,把个人的利己生活和全社会伟大的生活隔绝起来,这是一种错误。


    作家所从事的创作是一种个体劳动,但它绝非是个体的一种事业,他不应仅仅满足于个人需要,而更须有现实的担当。任何国家、任何作家都应该有责任承担道义;任何时代,作家的命运都应与时代息息相关。当一位作家的心灵真正跟时代、社会和人民贴在一起,他的笔就会不一样。这样的作家,他不会忘记“志于道”的精神文化传统,加强创作与现实、与民族的联系,让“小我”向“大我”回归。


    记得铁凝曾说,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文学作品,描绘时代风云,把握时代精神本质,引领社会进步,让时代在文学中传扬,让文学在时代中不朽,是每个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作家应该不断拿出不平凡的作品”,她并常常反省自我,“我常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个人的写作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时代在文学中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