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5 1:12:00
兼顾新冠感染重症救治与专科疾病治疗需求,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诊治,尽最大努力优化资源配置,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日前,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综合施策,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坚守“国家医疗队”的使命与担当。全院一盘棋“尖刀连”再请战医护为患者治疗。10月,医院就把汉口院区宝隆广场门口的部分空地加建成发热门诊,留观床位增加一倍多。12月初,三院区发热门诊接诊量不断增长。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管理组工作方案中,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全院统筹协调,优化资源力量配置,全力保障重症救治工作。“基础病重的患者,以专科收治为主;感染新冠为主的重症患者,以呼吸科、感染科以及重症医学科收治为主;慢性病、复诊患者等,鼓医院线上问诊。”面对复杂的就医形势,医院迅速理清患者需求,分类满足。为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医院从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专科增派医护力量支援发热门诊,同时多举措保护医护人员,提高到岗率,如提供酒店住宿、专车接送等。“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是年医院重症救治“尖刀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文推广。如今,为全力保障重症救治工作,“尖刀连”再集结,10支重症专业救治团队包括插管队、护心队、ECMO队、护肾队、CRRT(透析)队、护肝队、护脑队、康复队、儿童救治队、孕产妇救治队尽锐出战,随时准备支援各专科医疗救治。畅通绿色通道力保“一老一小”医疗需求医护为患者治疗。“马上气管插管!”74岁的陈爷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一周前出现发热、喘气等症状,送至医院急诊科时已经昏迷。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抢救,进行气管插管,但在纯氧条件下陈爷爷血氧饱和度仍然低于80%,死亡风险非常高。多学科会诊后,被送入ICU病房进行救治。目前,陈爷爷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最先收治的科室,也是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12月以来,发热患者激增,加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医院急诊科已经迎战了数次重症高峰。“像陈爷爷这样的重症患者很多,我们救治压力的确非常大,但就是在这样的高压下,急诊科没有发生一例医疗差错和纠纷,一是靠我们团队的救治能力,二是特殊时期,患者及家属也比较体谅我们。”急诊科副主任冉晓已经坚持上班22天。“幼儿嘴唇发绀,需要紧急抢救!”才满3个月的伊伊因高热3天不退被父母抱着医院发热门诊分诊台,分诊护士打开抱被量体温时发现异常,立即将伊伊抱至抢救室并呼叫医生抢救,医护协力,一边给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一边查体、询问病史。在吸氧状态下,伊伊的血氧饱和度仍然在90%左右徘徊,持续加大氧流量,才逐步稳定并维持在98%左右。原来伊伊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为了她的生命安全,医务人员将伊伊收进PICU进行治疗。为满足儿童就医需求,医院动态调整医务人员排班,将儿童急诊与儿童发热门诊合二为一,联动出诊,并开通病情危重患儿绿色通道。“血氧饱和度是评价新冠感染患者是否出现缺氧,是否出现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也提示患者是否为重症或者是危重症。血氧饱和度低于92%,医生就需要紧急处理和纠正。”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辉国教授所在的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自12月5日起,就成为武医院。67岁的王大爷,发热10天后呼吸衰竭,被家人紧急送往中法新城院区发热门诊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0%左右,医护人员立即给王大爷启用了无创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并经绿色通道转移至应急医疗科普通病房,但王大爷的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去,无创呼吸机下只能维持到80%,紧急联系插管队进行气管插管并将王大爷转至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救治。目前,王大爷病情趋于稳定。“重症救治一定要用好多学科和专家团队力量,畅通绿色通道和急救衔接!”中法新城院区呼吸内科病区已收治了近百位新冠病*感染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目前,治疗效果都很不错,部分已达到出院标准。紧急上线发热专区在线服务20余万患者医护人员全力保障患者的健康。“近期许多患者咨询新冠相关的症状。”每天中午,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郭威会趁着午饭前的间隙,在医院线上问诊号。对于咨询备药的患者,郭医生给他在线上开了应急用的药品处方,药房很快就可以看到这个处方,并按要求配药装包快递,患者足不出户就可收到药物。医院互联网医院在年获批,通过“掌上同济APP”和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