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小叶,作为肝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呈现出多面棱柱的形态。其核心要素是中央静脉,它贯穿于每个肝小叶的中心,周围肝细胞以此为中心,略呈放射状分布,共同构建了肝索(或称肝板)的结构。而在这肝索之间,存在着肝血窦,其内壁上布满了具有吞噬功能的Kupffer细胞。此外,相邻的肝细胞之间还相连通着胆小管,这些胆小管负责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逐步汇集,最终流入肝小叶周边的小叶间胆管内。在肝小叶的精细结构中,我们观察到其基本组成单元是六边形的肝小叶。每一个六边形的顶点,都配备了一个关键的门管三联体,它涵盖了肝动脉、胆管和门静脉。而肝小叶的中心,则是重要的肝静脉(或称中央静脉)所在地。肝细胞,作为肝脏的功能执行者,承担着多项任务,诸如胆汁的生成与分泌、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平衡调控、脂质与血浆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胆固醇代谢的控制,以及多种蛋白质如尿素、血清白蛋白、凝血因子、酶等的生成。此外,它们还需代谢或解毒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
肝小叶内的血液供应源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的汇合,为肝细胞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这些血液在肝细胞间通过特殊的毛细血管网络——肝血窦流动,最终汇入中央静脉,再经由肝静脉流出肝脏。
正是由于肝脏这种井然有序的解剖结构,它才能如此高效地执行其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胆汁生成和分泌等。肝小叶的设计确保了血液和胆汁在肝细胞间流畅通行,从而支持了这些繁复的生物化学反应。顶部:宏观视角下的肝脏图景展现了门静脉(蓝色)通过肝门(portahepatis)流入的情景,它承载了约75%的富含营养的血液。同时,肝动脉(红色)也输送着剩余的、来自主动脉经腹腔动脉轴的富含氧气的血液。血液最终通过肝静脉(紫色)流出,汇入下腔静脉(IVC;深蓝色)。
中间:显微镜下的肝脏实质结构清晰可见,它由众多重复的六边形小叶构建而成。
底部:每个六边形小叶的顶点都配备了一个门管三联体,包括肝动脉、胆管和门静脉。而小叶的中心则是肝静脉(蓝色,特别是中央小叶中的肝静脉)的所在地。这些肝静脉(白色箭头)负责将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液引向中央静脉,从而为分布在肝细胞索中的肝细胞提供必需的血液。-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