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肝脏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正常肝脏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肝形态在上腹部进行纵切面扫查时,肝脏的形态呈现为三角形(图)。而当采用横断面或肋缘下切断面扫查时,可以观察到以肝门为中心的类扇形结构(图2)。正常的肝脏轮廓清晰、光滑,边缘部分界限分明,十分锐利。
当采用横断面或肋缘下切断面进行扫查时,肝脏的形态则以肝门为中心,呈现出一种类似扇形的结构,如图2所示。
此外,正常的肝脏轮廓是清晰且光滑的,边缘部分界限分明,显得十分锐利。
2、肝回声肝脏的实质部分呈现出中等强度的微小点状回声,这种回声在全肝范围内分布得相当均匀。通常,肝实质的回声强度会稍强于肾实质,但比胰腺的回声要低一些。当肝脏发生病理变化时,我们可以在超声图像上观察到肝表面变得不光滑,出现小波浪状的纹理,或者实质回声出现不均匀的改变。图3展示了肝脏病理变化时的超声图像。在病理状态下,我们可以观察到肝表面的纹理变得不再光滑,呈现出小波浪状,同时,实质回声也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性。这些变化都是肝脏疾病的重要超声特征。3)在超声检查中,位于肝门处的肝动脉通常能够清晰显示它穿行于门静脉和胆管之间。通过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我们可以观察到肝动脉呈现出高速、高阻的动脉频谱特征。4)胆管伴行于门静脉的左右两侧,位于其腹侧。在肝内,管道结构呈现树状分布,其中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并行,且管径相对较细,大约是门静脉内径的三分之一。通常,二级以上的肝内胆管在检查时难以被观察到。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肝脏的正常测量值。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正常肝脏的大小会有所不同。但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出现肝叶萎缩或增大的情况,通常会被视为异常。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肝脏状况,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个临床常用的测量值。
3、肝右叶最大斜径测量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测量方法:在标准切面上,测量肝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如图7所示),所得正常值为2~4cm。图7图9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门静脉分支的正常值。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数值并不需要常规测量,但了解它们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门静脉右支的内径范围为0.6至.2厘米,而左支的内径则介于0.8至.3厘米之间。同时,肝静脉的内径不应超过.0厘米。此外,左、右肝管的直径通常在0.3至0.4厘米之间,其分支直径则小于0.厘米。
4、肝内胆管测量切面:在门静脉左、右支的腹侧,我们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胆管。
测量内径:通常情况下,肝内胆管的内径并不需要常规测量。然而,在怀疑可能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测量。一般而言,正常的肝内胆管内径应小于2毫米。
这些内容均摘自经典医课《常规体检必备课—肝脏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常用正常值》。精彩内容抢先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肝脏超声声像图的其他精彩内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