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肺,这一对充满空气的器官,居于胸腔之内,左右各占据半个。它们被中央的纵隔所分隔,这个区域不仅容纳了心脏,还囊括了胸腔大血管、胸腔气管、食道、胸腺等诸多重要结构。由于心脏的不对称结构,它向胸腔左侧延伸,导致左肺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右肺,从而使得两个肺的解剖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每个肺都被一层名为胸膜的薄膜所覆盖,胸膜分为与肺紧密相连的脏层胸膜和位于肺腔内的壁层胸膜。这两层胸膜之间,形成一个通常充满微薄液体的胸膜腔。在每个肺的内侧,都有一个被称为肺门的结构,其中穿过了肺根。肺根是由主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等关键结构共同组成的。肺部质地轻盈、柔软且呈现海绵状,每个肺均拥有一个肺尖、一个基底,并划分为三个表面:肋面、纵隔面和膈面。此外,肺部还界定出三个边界:前界、下界和后界。
肺部的形态特征包括其顶点、基部以及左右肺的差异。肺的顶点,即钝上端,位于颈部根部的第一肋骨水平之上。而基部,即凹下表面,则位于膈肌上。值得注意的是,右肺相较于左肺,其体积更大、更重,但长度较短、宽度较宽。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横膈膜的右圆顶更高,以及心脏和心包更偏向左侧。此外,右肺被横裂和斜裂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叶,这一结构特点在肺的各个表面均可清晰可见。左肺则不同,它仅有一个左斜裂,这一裂隙同样贯穿所有肺表面,将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两个部分。另外,在左肺的前缘,由于心脏的偏斜,形成了一个深切的心脏切迹。这个切迹在上叶的前下方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并突出形成一个舌状的小舌。小舌向下延伸至贲门切迹的下方,呼吸时,它会随着肋纵隔隐窝的开合而活动。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肺的表面特征双肺的肋面呈现出较大的面积,其表面光滑且明显凸出,这与肋胸膜紧密相关。肋胸膜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分隔作用,确保肺与肋骨、肋软骨以及肋间肌能够被清晰地区分开来。肋面的后部与胸椎体紧密相连,这一部分有时被称作肋面的椎骨区域。肺的膈肌表面呈现凹形,构成了肺的底部,并坐落于膈肌的圆顶之上。由于肝脏位于其下方,右肺的凹陷程度更深,进而使得右边的圆顶部分相对较高。最后,肺的纵隔表面呈现出凹形,这与其与中纵隔的紧密相连有关,中纵隔内包含心包和心脏。这个表面还容纳了肺根,即肺门所在的位置。在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上,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肺部纵隔表面的几个压痕。特别是在右肺上,有一个明显的凹槽,这是为了适应食道和奇静脉弓的走形。由于奇静脉弓的位置高于肺门,其流入上腔静脉的特殊结构,也可能造成了右肺的这一凹槽。此外,两个肺上都留下了心脏的印记,但左肺的心脏印记明显更大,这主要是由于心尖指向左侧所致。左肺还会形成一个连续的主动脉弓凹槽,以及降主动脉和较小的食道区域。
关于肺的边界描述前缘指的是肋表面与纵隔表面前方交汇之处。在右肺,这一边缘几乎呈直线,而在左肺,则因心切迹的存在而略显弯曲。下缘部分薄而锐利,它清晰地划分了肺的膈表面,并与肋和纵隔表面相区分。此外,它还深入胸膜的肋膈隐窝之中。而后缘则是肋面与纵隔面在后部交汇之处,这部分宽而圆润,位于脊柱胸椎侧面的附近。
肺与纵隔的连接依赖于肺根,这一结构包含了支气管及其相关支气管血管、肺动脉、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以及肺神经丛和淋巴管。在观察右肺根和左肺根的切片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支气管的位置,以及肺动脉和静脉的相互关系。但需注意,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解剖差异。主支气管通常紧贴着两个肺根的后中边界。在切片的特定位置,您可能会观察到主支气管在右侧被分为上叶支气管和中叶支气管,而在左侧则被分为上叶支气管和下叶支气管。
在解剖学上,支气管是易于识别的结构,其坚固的软骨触感明显。其次,肺动脉作为左根和右根上的主要结构,位于较高位置。在右侧,您可能会看到肺动脉的前两个分支。再者,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通常位于两个肺根的最前部和最下部。这些肺根通过一个被称为肺门的通道与肺部相连通,其进入和离开肺部的过程,与植物根系深入地下的情形颇为相似。在肺门内侧,即靠近中央纵隔的位置,肺根被胸膜壁层和脏层所环绕,形成一个连续的区域。而在肺根的下方,这种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的连续性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肺韧带,它延伸在肺与纵隔之间,紧贴食道前方。值得注意的是,肺韧带是由双层胸膜构成,中间仅以少量结缔组织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