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将深入探讨重症护理技术中的一项关键内容——APACHE-II评分系统。这一评分系统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包括四个版本,从APACHEⅠ到APACHEⅣ,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患者评估工具。通过输入多种临床变量,APACHE评分能够量化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进一步预测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和住院时长。
在APACHE-II评分系统中,不同版本虽然所需变量有所不同,但通常都会涵盖患者的年龄、疾病诊断、既往治疗情况以及众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变量。这个系统对于预测较大患者群体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入院诊断可能并不总是关键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已有最新版本的APACHE-Ⅳ推出,但APACHE-Ⅱ由于其简便可靠、设计合理以及预测准确等特点,仍然被广泛使用。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工具,APACHE-II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预后越不乐观,病死率也相应越高。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APACHE-II评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急性生理学评分(A项)、年龄评分(B项)以及慢性健康评分(C项)。在急性生理学评分中,系统将根据患者2项不同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分,为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生理状况评估。而年龄评分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段进行划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慢性健康评分则主要针对那些有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的慢性疾病患者,根据其病情和治疗情况给予相应的加分。通过这些详细的评分标准,医护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APACHE-II评分系统中的急性生理学评分
涵盖了前项临床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液生化和血气分析指标。这些指标根据其偏离正常值的程度,分别被赋予至4分的分值,而正常值则计为0分。在评估肺氧合功能时,若吸氧浓度FiO2小于0.5,则采用动脉氧分压PaO2作为评分指标;若FiO2达到或超过0.5,则改用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进行评分。对于血液酸碱度的测定,首选动脉血PH值,若无血气分析条件,则记录静脉血HCO3-。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血肌酐(Cr)项的分数需加倍计算。此外,第2项Glasgow评分(GCS)主要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其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轻,正常分数为5分。在计入急性生理评分时,需先从5分中减去GCS的实际得分。
B项年龄评分在APACHE-II评分系统中,年龄评分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会逐渐减退,因此年龄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时具有显著意义。在APACHE-II评分中,年龄评分被赋予了固定的分值,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分数会有所不同。这一评分项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整体病情。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年龄评分在APACHE-II系统中被细分为0至6分不等。这一划分旨在更精确地反映不同年龄段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
C项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APACHE-II系统中,除了按年龄段进行评分外,还引入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这一评分旨在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慢性健康评分标准:对于存在严重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或障碍的慢性疾病患者,如需进行急诊手术或未接受手术治疗,将获得额外加分。具体而言,若患者因心血管系统问题(如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而需急诊手术,或呼吸系统、肝脏、肾脏出现严重功能障碍,以及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均会获得相应加分。此外,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因病情严重而面临较高死亡率,因此这类患者与急诊手术患者同样需要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