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5/1 16:22:00
近日,36岁的王女士拿着CT检查报告单急匆匆来到我院放射科医生办公室,担心地问道:“医生,麻烦你帮我看一下这个诊断结果上写的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是什么意思?这个到底是假的还是真的病灶呢?”其实,这样的诊断结果在CT报告中并不少见,很多人会在体检或是因其他病因做腹部影像检查时偶然发现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但身体并无特殊不适,那这“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放射君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简称肝镰旁假病灶,最早发现于CT肝门静脉造影,其本身并不是一种有临床意义的真性病灶。目前认为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2种:镰状韧带旁肝实质局部特殊血供所致,该区域既无肝动脉供血也无门静脉供血,文献报道在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中,有细小的静脉供应肝镰状韧带周围肝实质,该静脉丛主要来源于附脐静脉(Sappey静脉),附脐静脉回流稍晚于门静脉,造成肝镰状韧带旁局部肝实质门脉期强化程度低于周围正常肝实质,从而出现镰旁区域低密度假性病灶。当附脐静脉因韧带牵拉、压迫发生闭塞时,可引起镰状韧带周围肝脏缺血及缺氧,从而导致肝组织脂肪浸润,所以镰旁肝实质局部脂肪浸润的基础可能也是因特殊血供所致。那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在影像上有什么表现呢1.发生部位及形态绝大多数病灶为单发性,且多位于肝左叶内侧段前缘镰状韧带附着处周围,少部分位于肝左叶外侧段,极少数有两个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分别位于左叶内侧段及左叶外侧段,呈对称性分布。病灶多较小,形状不一,可为不规则形、类圆形或三角形。2.影像表现(1)CT:平扫上表现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门脉期呈相对低强化影,动脉期或平衡期呈等强化或略低强化影。在门脉期均为相对低强化影为其检出标准;多数病例在平衡期或延迟期,因动脉和静脉中的对比剂含量达到相对平衡,这种强化差别就会消失,使假病灶的强化与邻近肝实质基本一致而不能分辨。(2)MRI:平扫呈等信号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门脉期呈相对低强化,动脉期或平衡期呈等强化或略低强化;部分病灶在T2WI压脂序列及T1WI反相位序列出现信号减低。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的鉴别本病需与少血供型原发性小肝癌鉴别,小肝细胞癌多见于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且可发生在肝任何部位,而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绝大多数见于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本病还需与不典型肝血管瘤相鉴别,部分不典型肝血管瘤动脉期及门脉期边缘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向病灶内填充,需结合病灶的强化方式及部位与其鉴别。综上所述,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并非真正的肝脏疾病,也不需要临床治疗,主要成因是镰旁局部特殊血供因素以及局部脂肪浸润,因此大家在CT或MRI检查报告中看到此结论时不用过分担心,不用大惊小怪,平时多注意休息和饮食,定期复查随访即可。作者:放射科 刘晓岚编辑:宣传科 杨心睿审核:宣传科 张 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