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简介及背景
在神经介入领域,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持续创新推动了医疗器械的进步。普微森医疗凭借其现代化的管理和先进的科技,与国内顶尖的临床专家紧密合作,不断探索与完善,旨在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加贴切的微创医疗解决方案。这些努力不仅赋予了医者更快速、更精准的治疗能力,从而让患者能够更快地获得益处,同时也为提高病患的生存质量贡献了一份力量。作为普微森医疗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将深入探讨急性大动脉缺血、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以及动脉瘤等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
02病例介绍
?患者病史和入院情况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呈现一例后循环大负荷血栓抽吸再通的实际案例。患者李某,男性,33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和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超过.5小时。患者在入院前5小时左右,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右上肢无法稳定持物,右下肢无法行走。同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以及言语不清的症状,逐渐发展为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患者于年2月13日11:01转诊至我院急诊科。患者处于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形态不一,左侧直径2.0mm,右侧直径5.0mm,对光反射反应迟钝。四肢坠落试验呈阳性表现。NIHSS评分达到25分。
?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脑部CT和MRI,以进一步了解病情。CT和MRI显示脑部多处梗死,MRA进一步确认了基底动脉闭塞,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11:06急诊科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了详细的CT扫描,结果显示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情况。这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经过进一步的D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显示脑干、左侧小脑半球以及双侧枕叶存在多处急性期梗死。这一发现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详尽的信息。经过进一步的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存在闭塞情况。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方法与设备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普微森导引导管配合其他设备进行血管再通操作。具体使用了8FCook长鞘、5.Fcm普微森导引导管以及泥鳅导丝。在后续的治疗环节中,采用了SynchroProwlerSelectPlus2.3F微导管来辅助手术过程。
?治疗过程与结果在实施股动脉穿刺后,通过前循环造影检查,未观察到后交通动脉的开放迹象,也未发现前循环向后循环的代偿现象。
右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已闭塞,而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则通过皮层支来代偿性地供应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椎动脉造影及路图揭示,椎动脉V起始部已出现闭塞。
在左侧椎动脉V段起始部闭塞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了u肝素进行静脉推注,并借助8FCook长鞘和5.Fcm普微森导引导管,辅以0.01Synchro2+ProwlerSelectPlus2.3F微导管进行引导。最终,我们将抽吸装置成功置于左侧椎动脉V段。在置入抽吸装置后,我们向5.Fcm普微森导引导管内缓慢推注了“欣维宁7ml”,并等待了10分钟。随后,于13:36进行了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基底动脉远端已完全再通,达到mTICI3级。
2月13日术后即刻CT显示颅内无出血,患者持续接受欣维宁7ml/h静脉微量泵治疗,并在2月1日口服双抗小时后停药。
术后2小时(2月1日)再次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颅内无出血现象。
术前DWI扫描显示:
03病例总结
?治疗结果分析在经过一系列的手术与治疗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mR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分。这表明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恢复效果。
?普微森导管性能普微森导引导管具备优异的通过性和抽吸能力,适用于复杂手术,能够提高再通率。这款由南京普微森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神经介入中间导管,凭借其出色的顺应性、通过性以及丰富的型号选择,广泛适用于多种手术需求。
0术者简介
王斌,医学硕士,现任副主任医师。他在山西省医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神经介入学组担任委员,并在山西省医师协会老年心身医学专委会担任委员。王斌曾于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深造,专攻神经介入技术。他的专业方向聚焦于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以及心身疾病的临床诊治。
毛晶,主治医师。自年起,毛晶便投身于神经介入领域的工作之中。年,她有幸前往医院进行深造学习,进一步拓宽了专业视野。年,她更是医院的一名专培医生,致力于提升自身的临床技能。毛晶的专业方向集中在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