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血气分析概述
血气分析是监测氧气供应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手段,在急救和手术中尤为关键。它通常采用动脉血或静脉血作为分析样本,但值得注意的是,静脉血并不能准确反映氧和情况,因此临床上更常采用动脉血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气分析的相关内容。
在血气分析中,标本采集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基本要求。采血部位应选择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这些要求不仅涉及样本的采集方法,还包括样本的保存和运输方式,以确保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样本的原始状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标本采集要求:
在严格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于海平面大气压(.3kPa,mmHg)且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时,采集肝素抗凝血。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若无法及时送检,应将其置于摄氏度环境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对于吸氧患者,若病情允许,应在停止吸氧30分钟后进行采血送检。若无法停止吸氧,则需标记给养浓度及流量,并注明是否使用呼吸机。
02血气分析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是血气分析中的一项关键指标,它反映了肺部摄取和运输氧气的能力。通过公式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正常值为95~mmHg。
氧分压的降低可导致缺氧,缺氧程度可划分为轻度(80~60mmHg)、中度(60~0mmHg)和重度(<0mmHg)。当PaO2降至20mmHg以下时,将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呼吸衰竭可被诊断为Ⅰ型(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或Ⅱ型(缺氧伴随二氧化碳潴留)。
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之差,即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正常值约为15~20mmHg,过高可能提示肺损伤或通气血流失衡。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反映肺部氧合功能,其参考范围为95%~98%。SaO2可作为判断机体是否缺氧的一个指标,但其对缺氧的反应并不十分敏感。
PaCO2是一个反映肺泡通气量的重要指标,其值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评估肺泡通气量和判断气体交换状况方面意义重大,PaCO2的正常范围是35~5mmHg。
PH值表示酸碱度,正常值为7.0。它主要受到血液中碳酸氢盐缓冲对的影响,偏离正常范围可能提示酸碱失衡。
标准碳酸氢盐(SB)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其数值通常不受呼吸系统影响。实际碳酸氢盐(AB)同时受呼吸因素影响,二者差值揭示呼吸因素对HCO3-的影响。
缓冲碱(BB)是总碱缓冲能力的指标,反映代谢性因素变化。而剩余碱(BE)揭示全血碱储备变化。
阴离子间隙(AG)反映的是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之间的差值。在判断代谢性酸中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AG的增大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但AG正常不一定意味着无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