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案例背景与诊断
△受伤及初步处理霍某,男性,52岁,因在工地被铲车压伤而入院。受伤后,他立即感到胸痛和气短,经过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入院查体显示,他的血压为86/53mmHg,神志保持清醒,配合度良好。然而,胸廓的不对称性、挤压试验的阳性反应以及可触及的胸膜摩擦感,都提示着胸部的严重损伤。此外,左下肺的叩诊呈现实音,双肺的呼吸音都显得粗糙且低沉,同时伴有湿性罗音的出现。胸部CT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胸部的损伤情况。
△详细诊断结果两肺出现挫伤,右侧发生气胸,同时存在两侧胸腔积液的问题。此外,还发现了右锁骨以及左侧第1、-9和右侧第1-9的多发肋骨骨折。另外,胸部皮下软组织存在积气现象。经过B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的声像图并未发现异常。入院后的诊断结果为:失血性休克、胸部闭合性损伤(包括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右侧张力性气胸和肺挫裂伤)以及右侧锁骨骨折。
02治疗过程与进展
△初期手术处理住院治疗第三天,患者接受了开胸探查手术。术中发现胸腔积血量为ml,胸主动脉处有一个约5×6cm大小的青紫包块,初步诊断为创伤性胸主动脉瘤。同时,右肺上叶有一处约.0cm的裂口,漏气现象严重,且伴有活动性出血,医生对肺裂口进行了修补,并对右侧3-9肋进行了接骨板内固定。
△后期治疗与现状经过0天的住院治疗,患者顺利出院。出院时,患者整体状况良好,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双肺呼吸音稍显粗重,但未闻及干湿鸣音。对于外伤性胸主动脉瘤的问题,医院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
然而,在出院后不久,患者因车祸导致胸痛、医院就诊。专科检查显示,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0cm处,未触及明显的心脏震颤或心包摩擦感。听诊心率显示为86次/分,律齐,未闻及早搏或心音异常。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炮音和第一心音分裂现象的出现。此外,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存在。
综上所述,患者的诊断结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功能Ⅲ级。在住院治疗的第三天,患者接受了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03并发症与评定
△可能的并发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一临床医学中并不罕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在于动脉血撕裂主动脉内膜后,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进一步向远端撕裂,导致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挑战。然而,随着医疗设备和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外伤史、损伤部位、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改变,创伤性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已不再困难。
目前,血管内微创技术已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及时且有效的方法。然而,尽管此技术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来看,可能面临以下并发症的挑战:①内漏:指腔内移植物与腔外动脉瘤腔之间存在持续性的血流交互现象。②移位:可能由于支架固定不牢固、人工血管膜与支架缝合不紧密,或是支架小钩断裂、脱落,以及病人血管的持续扩张,导致支架部分移出原位。③移植物扭曲:可能引发人工血管内血栓的形成。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对伤者的职业劳动和生活能力造成长期影响,甚至导致一定的残疾。
△残疾评定与建议在评定胸部损伤导致的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残疾等级时,我们应遵循《职工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中关于心脏大血管损伤治疗结果的规定。同时,结合“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划分依据”,并充分考虑受害者的实际生活活动受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此外,建议相关部门在修订《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时,能将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以更有效地指导法医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