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环节主要由哈尔滨医院徐善才教授和首都医科医院孙瑄教授两位讲者为大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颈动脉慢性闭塞的治疗策略
讲者:哈尔滨医院徐善才一、颈内动脉闭塞的危害·卒中风险-TIA或轻型卒中复发率在5%-6%,血流动力学障碍高达27%·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动脉瘤风险增加-同侧闭塞,代偿血管负担增加二、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现状(一)药物治疗:CARESS研究示双抗可降低血栓发生率,CHANCE研究提示减少卒中复发,双抗优于单抗,MATCH研究提示双抗18个月后与单抗无差异,出血风险增加,他汀类降脂可延缓颈动脉进展、改善脑血管反应性(二)血管再通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颈动脉起始段闭塞及局限性闭塞,不适用于长段、累及岩段以上的闭塞·单纯介入再通和复合手术:闭塞部位不受限制·复合手术:结合颈动脉内膜剥脱和介入两种术式,取长补短;解决了介入方法导丝困难通过的起始处闭塞或夹层;解决了动脉内膜剥脱术无法开通远端病变问题;开通过程保证无正向血流,减少栓塞事件三、介入再通的问题·再通率低-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或夹层·栓子脱落(斑块/血栓)-栓塞·导丝穿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出血·再闭塞四、再通成功相关因素·颈内动脉残端形态:颈内动脉起始有残端且远端有前交通、后交通动脉、颈外动脉侧支充盈时开通率高,颈内动脉无残端且远端有无代偿血管充盈时开通率都较低(JNeurosurg.May1;1-10.)(MoLiumei,MaGuixianetal.Neuroradiology,.)·闭塞远端返流位置:返流位置越接近颈内动脉近心端,再通率越高(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
·预测开通成功率评分:评分高,开通率低,评分系统参考因素有神经系统事件、残端形态、远端颈动脉重建以及返流位置(JACCCardiovascInterv.Sep12;9(17):-32.)
五、开通时间
4周以上血栓机化较完全,术中脱落风险较小,不建议急性期开通
六、复合手术要点
开通时机,颈动脉残端形态不再重要,远端真腔的确认非常重要,颅内血管状态是影响开通的主要因素,由远及近开通有助较少栓塞并发症
七、再通处理策略
·单纯起始段近闭塞-剥脱或介入
·岩段、床突段局限性闭塞-介入
·ICA残端+返流至眼动脉以下-介入或复合
·ICA无残端+返流至眼动脉以下-复合
·ICA无残端+返流至后交通以远-不干预
急性大血管闭塞-串联病变
讲者:首都医科医院孙瑄
急性大血管闭塞-串联病变是重要且特殊的一型
串联病变的取栓策略
前循环串联病变(颈动脉起始段狭窄/闭塞+颅内段闭塞):顺行+支架取栓、顺行+抽吸导管
后循环串联病变(椎动脉起始段狭窄/闭塞+颅内段闭塞):Dirty-road路径、Clean-road路径,其中前循环串联病变开通后的临床获益性与非串联病变相当
第一部分颈动脉的串联病变-急性开通策略一、不同临床分型下的颈动脉串联治疗策略
颈动脉闭塞长度、远端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远端是否有需要保护的血管
二、前循环急性闭塞之颈动脉串联病变的分型
(一)Ia型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