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10月13日)是第六个“世界血栓日”。血栓性疾病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第三大心血管杀手”。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在欧洲,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而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同样严峻。
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专家指出,久坐久卧是血栓产生的最大危险因素,呼吁公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防治血栓,守护健康。
血管疾病,日趋“年轻化”
过去,血管疾病被人们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病”却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炸鸡啤酒、烧烤撸串、通宵玩耍等不健康生活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出现血液粘稠、血管长斑块的也不在少数。
由于血脂过高、血管硬化,导致很多血管病变发病年龄提前。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会出现的血管病变,包括脑动脉病变、大动脉病变及内脏病变等,都会引起血管的损害。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瘤出现异常扩张,或是动脉破裂、动脉瘤的形成。动脉瘤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受着血液的压力,往往会导致撑大、破裂,造成颅内出血。
久坐久卧,血栓形成危及生命
现在很多中青年人都习惯于上班时间坐着,休息时间躺着,唯一空余的周末还要宅着。这种长期不运动的状态,会导致人的下肢血压循环受限。如果说人的血管是通往多个方向的河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血液浓稠就好比水流的流速减缓,长期以往,河中的“泥沙”就会慢慢沉淀,血栓也就形成了。血栓一旦形成,将会减缓或者阻断正常的血流,甚至脱落移行至其它器官。
“无论是职业需久坐久站,坐长途交通工具、还是一些久坐的娱乐活动,一定要记得间断起身活动一下,特别是膝盖和踝关节,有助于远端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淤滞。”专家提醒生活中所有人,要有防栓的意识,防栓最重要的就是“动”起来,一旦发现有血栓症状,应当尽早治。
“静脉血栓最怕的就是长在腿上。”专家强调,长在腿部的静脉血栓,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一旦血栓脱落,它就会跟着血流流动,经过心脏再到达肺动脉。堵住肺动脉是最为可怕的,肺动脉堵住了,右心内的血不能进入肺动脉,人体循环中断,身体的氧气供应一下就被切断了,这就是肺动脉栓塞。这种情况下,猝死可能就在几秒钟内发生了。有的产妇产后猝死,有的患者术后都快出院了发生猝死,就是遭遇了这种可怕的血栓。
血管养护,运动至关重要
提到老年人,大家都会认为他们的血管情况当然不如年轻人。但是从临床上看,即使是80多岁的老年人,如果注重生活规律的调节,血管情况反而不会特别差。相反,部分年轻人的血管状况却不及老年人。一般情况下,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良患者往往血管状况会比较差。
如何预防血栓的发生?专家建议控制饮食、多做运动。饮食清淡、健康,避免出现“三高”;适量锻炼,运动让人体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也可以避免过多的有害物质沉积。
特别提醒:长途旅行或因工作久坐者要多多活动下肢,还可使用医用弹力袜、空气压力泵等进行物理预防;下肢出现红肿、憋胀、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已经发现血栓者要及时就医、按时服药。
来源:综合
责编:何柯天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微
扫描指纹
胸痛是急诊就诊最常见的原因,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大,导致胸痛的病种繁多,严重者危及生命。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西安医院郑小璞教授代表西安医院袁祖贻教授对胸痛鉴别诊断进行了讲解。
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胸痛的原因1.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STEMI、NSTEMI)
?心绞痛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主动脉夹层
2.肺脏疾病
?自发性气胸
?肺栓塞
?肺炎
?肺癌
3.胸膜胸壁疾病
?胸膜炎
?肋软骨炎
?胸壁神经病变
4.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消化道溃疡
?食道肌肉痉挛
5.肌肉骨骼原因
?扭伤和损伤
6.精神原因
?抑郁
?焦虑
?惊恐发作
急诊问诊程序问诊时,除了患者的年龄以外,还应包括以下几点:①疼痛的部位和放射;②疼痛的性质;③疼痛诱发及加重的因素;④疼痛的时限;⑤疼痛的频度;⑥疼痛缓解的因素;⑦疼痛的伴随症状。
1.发病年龄
?青少年发病:多见于流行性胸痛、心肌炎
?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胸膜炎、肺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等
?中老年发病:多见于冠心病、肺癌、主动脉夹层、胸膜间皮瘤等
2.疼痛部位
?心前区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夹层主动脉瘤等
?胸骨后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一侧胸痛:多见于肺炎、胸膜炎、肺癌、气胸、膈下脓肿、带状疱疹等
?后背痛:多见于脊柱疾病、夹层动脉瘤、胆囊炎等
?放射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等
3.疼痛性质
?阵发性、发作性疼痛
?持续性痛
?刀割样、针刺样剧痛
?胀痛、闷痛、酸痛
?压榨样疼痛
4.发病缓急
?骤然起病:多见于夹层动脉瘤、气胸、胸外伤等
?突然起病: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食管破裂
?慢性起病:多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癌
5.疼痛时限
?瞬间或15秒之内:多见于肌肉骨骼神经疼痛、食管裂孔疝、功能性疼痛
?2~10min:多见于心绞痛
?10~30min:多见于不稳定心绞痛
?30min~数小时: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肌骨骼痛等
6.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
?劳累、饮食、情绪激动诱发: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与咳嗽、深呼吸有关:多见于胸膜疾病、胸部肌肉及肋骨疾病
?吞咽诱发:多见于食管及纵膈疾病
?运动后减轻:多见于心脏神经症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减轻:见于心绞痛
?转动身体疼痛加剧:见于脊神经后根疾病所致
7.伴随症状
?胸痛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或肺栓塞
?胸痛伴咳血:见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
?胸痛伴发热:见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
?胸痛伴呼吸困难:提示病变累及范围较大,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
?胸痛伴吞咽困难:见于食道疾病
?胸痛伴叹气、焦虑或抑郁:见于功能性胸痛
急诊检查要点1.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血压、四肢脉搏、呼吸、体温
?皮肤:湿冷?
?颈部:颈静脉怒张?异常搏动?气管位置?
?胸廓:单侧隆起?皮肤改变?触痛压痛?
?肺部:呼吸音改变、胸膜摩擦音
?心脏:心界、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腹部:压痛(剑突下、胆囊区)?
?下肢:单侧肿胀?
2.辅助检查
?血常规
?D-二聚体
?心肌坏死标志物
?便潜血
?血气分析
?心电图、X线
?心脏超声、腹部B超
?主动脉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MRI)
?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冠状动脉造影(CAG)
胸痛的分类和鉴别按起病病程分类,胸痛可分为急性胸痛(突发)和慢性胸痛(反复发作)。急性胸痛按严重程度又可分为致命性胸痛和非致命性胸痛,致命性胸痛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
按病因分类,胸痛可分为心血管源性胸痛和非心血管源性胸痛。
1.急性心肌梗死
?症状:突然发生,胸骨后中上段,剧烈持久逐渐加重的疼痛,常伴有出汗、恐惧,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病史:多有反复胸闷、胸痛病史
?体征:皮肤湿冷、心音低顿,可有奔马律和心脏杂音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有特异性演变
?处理:再灌注治疗(溶栓、PCI、CABG)、基础治疗
2.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70%远端主动脉和36%近端主动脉
?胸背部或转移性疼痛,与夹层延伸的途径一致(17%)
?脉搏异常:50%近端主动脉和15%远端主动脉
?心脏杂音:32%主动脉反流
?低血压、脉搏消失:夹层累及头臂动脉,假性低血压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10%
3.肺栓塞
?症状: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
?病史:肢体制动病史、高凝倾向
?体征:血压低、颈静脉怒张,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aO?降低,D-二聚体、pCTA、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可以确诊
?处理:抗凝、扩容、溶栓(rtPA)、介入治疗
图1肺动脉造影及栓塞血栓来源
4.气胸(张力性气胸)
?症状:突然发生撕裂或刀割样胸痛,岁深呼吸加剧,部位较局限,严重呼吸困难,恐惧
?病史:常有用力或屏气的病史
?辅助检查:PaO?降低,胸部X线可确诊
?处理:紧急胸穿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图2张力性气胸
图3胸痛鉴别诊断流程
图4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
图5非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
图6低危胸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