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介入”这个热词,大家最可能想到的是“插手某一件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地发生类似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杀人放火之类的事件,警方“介入”调查;某官员因贪污受贿、玩忽职守被“双规”,中纪委派调查组“介入”调查;两口子打架,第三者“介入”等等。无论如何,大家都不会把它和医学的某个东西联系起来。搬开字典,“介入”这一词的解释最可能就是“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了。
那么,何为介入医学?简单讲就是在X光机、B超等医学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穿刺皮肤、血管,将特制的穿刺针、导管、导丝、器械等引入人体血管、组织,对病灶进行针对性的微创性治疗方法。它既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手术治疗,具有不开刀、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那些内科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如肿瘤),而又不能、不宜或不愿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老百姓比较熟知的冠心病放支架即属于介入医学范畴。
与内科药物治疗相比,介入治疗为局部用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大大提高了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增加疗效,还可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而对于部分需外科手术类疾病,介入治疗无需开刀暴露病灶,通过穿刺、插管,就可精确完成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对身体正常器官影响小,并且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从而减低了全身麻醉的危险性;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
根据介入(进入)到病灶的途径不同,介入医学可分为经血管介入(导管介入)及非血管介入(直接穿刺病灶)两种。血管性介入:是指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通过穿刺动脉或静脉,引入导丝、导管至病变直接供血血管,在血管内进行局部微创治疗的方法。非血管介入:是指在X光透视、CT、B超或磁共振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或者经食管、气管直接插入导管、器械至病变内部,进行局部微创治疗的方法。
介入治疗范围大致可分为:
1.脑血管疾病介入,如脑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闭塞等;
2.心脏介入,如冠心病支架置入、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
3.周围血管介入,包括动静脉狭窄、动静脉血栓、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4.综合介入:如肿瘤穿刺及血管介入,消化道、胆道狭窄支架置入,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血管瘤、子宫肌瘤(腺肌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介入治疗。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
介入医学诊疗范围大,治疗难度高,在人体中探幽入微,几乎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各类疾病。它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它对人体损伤极小,可发挥的治疗效果却非常可靠,许多原来的疑难复杂病例运用介入技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一些无法手术或难度极高的手术病例,介入治疗可以很简单。正是由于有以上特点,介入医学已经成为今天医学界的“新宠”,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医学学科,与内、外科治疗联合应用,协同作战,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医院介入诊疗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本地区最早开医院。二十多年来在杨清波、赵光煊二位院长带领下,在徐郑玉、李振平、王辉宇、姬富才等主任努力下,完成了大量介入治疗病例,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多数介入治疗项目在该院已开展,部分介入治疗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三门峡市范围,无论手术数量和技术水平均处于领先地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目前医院开展的介入业务有:
1、脑及周围血管造影术、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畸形封堵术、急性脑血栓溶栓术;
2、心脏冠脉造影术+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室上速、特发性室速、器质性多形性室早及室速、房扑、房速、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术、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动静脉支架置入术、急性肺栓塞及动静脉血栓溶栓术、各种大出血介入治疗术;
3、各部位良、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栓塞术、肝血管瘤栓塞术、脾动脉栓塞术、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术;
4、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食道、胆道、气管扩张成型+支架置入术、椎体成型术、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术,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肿瘤穿刺活检及消融术、囊肿、脓肿穿刺引流术等。
专家简介:
李振平,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从事放射诊断和介入诊疗工作22年,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介入治疗专业,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和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取得市级科研成果一项,担任三门峡市放射诊断暨技术学会副主任委员,任河南省第八届放射学会委员,第二届肿瘤介入学会委员。
安*海,介入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毕业,本科学历,从事肿瘤放化疗和介入治疗专业20年,曾医院医院深造学习介入放射学专业,擅长各类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在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现任河南省肿瘤微创治疗学会委员,河南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三门峡肿瘤专业学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15篇。
健康-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