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岁为人生的最活跃期,身体的组织器官从开始发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总的趋势是积极上升的,所以称健康期。
36—45岁,人的生理功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开始衰退,比如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症状开始显现等,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疾病的形成期。
46—55岁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数疾病在此阶段暴发,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期高发。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46—55岁这个年龄段,故有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
56—65岁为安全过渡期。
65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反倒是相对安全期。
46—55岁是人一生中特殊的年龄段,遭遇健康低谷是个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难以逃避。
调查发现,99.69%的中年人觉得自己“很累”;当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23.8%的中年人体力下降,17.76%非常焦虑,16.88%遭遇失眠,10.17%胸闷气短。
因此,注重健康,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这两个器官的健康。
第一器官:心脏
心脏是人体最最重要器官,心脏停止跳动,人生命就终止了。40岁后,心脏开始衰老,患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过了45岁后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
所以,身体出现这些“求救信号”时,一定及时就医!
留意心脏的求救信号
胸闷、胸痛
连续发生一周胸闷、胸痛,可能是心绞痛,医院,抢救时间有限。心绞痛是急性心梗的一个典型症状。
头晕、脸泛红
中医认为,“火*攻心”,火*上升到额头停留在头部,时间久了会导致头晕,两个面颊泛红。
牙痛、肩膀痛
心梗引起的是属放射性疼痛,可以表现为牙疼、肩膀疼。对于有冠心病史的来说,牙疼、肩膀痛,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左边手臂麻、痛
因心脏在人体左侧,心脏的神经与左手臂的神经是同一条,当心脏不好时,会出现手边手臂麻、痛、酸等症状。
保护心脏,谨记“三多三少”
一多蔬果
菠菜、韭菜、芹菜等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尤其芹菜,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缓解动脉硬化。
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每天吃1个,可促进胆汁酸的排泄。
二多谷物
日常应多吃谷物,包括全麦粉、燕麦、糙米、大麦、玉米、荞麦和小米等。
全谷物不但可以防止身体吸收胆固醇,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这两者升得过高都对心脏不利。
三多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来源于三文鱼、沙丁鱼、核桃,苏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等。
大量实验证明,饮食中omega-3脂肪酸摄入过少、omega-6脂肪酸摄入过多,两者失衡是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日常可以多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改善人体脂肪酸的失衡,中国营养学会年版,推荐α-亚麻酸(omega-3脂肪酸)每日摄取量-毫克。
每周吃1-2吃深海鱼,做菜的时候淋上点这类食用油,或者凉拌菜、煲汤等均皆可,满足人体营养所需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四少盐
钠盐摄入量是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的重要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高盐饮食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第三大原因(前两位是高血压和吸烟)。
五少油
许多研究表明,吃得太油腻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油和肉类中的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威胁很大。此外,糕点、饼干、蛋*派、起酥面包等烘焙产品中富含的反式脂肪酸也是心脏的杀手。
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内坏胆固醇含量,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六少累
患有血管病变、冠心病、主动脉瘤等心脏疾病的人群,血压非常容易受情绪以及体力影响而波动,高压、劳累势必导致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从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猝死。
如果本人及家属都不了解其心脏有问题的话,很可能简单判断为“过劳死”。
第二器官:肝脏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器官,同时肝脏也起到藏血作用。当检查出肝病,多数都是“病入膏肓”阶段,因为肝脏是“哑巴器官”,自己虽不会说“我生命了”,但会通过其它地方表现出来。
警惕肝脏的“求救信号”
伤口不易愈合
肝脏不好的人,脚会常常扭到,扭到又不爱好,身体某个地方割伤了,伤口不易愈合。
酒量变差
平时喝酒很多,突然变得喝一点酒就感觉醉了,主要是肝脏受损后,肝脏不能讲酒精完全分解为乙醇代谢产物水和二氧化碳。
粉刺增多
人体内*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肝掌蜘蛛痣
很多慢性肝病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尤其肝硬化病人比较多见。但是肝掌和蜘蛛痣没有特异性,在正常人中同样可以见到,因此不能人有蜘蛛痣或肝掌就说是肝病症状。
出血倾向
肝病出血现象体现在肝功能减退,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致。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龈出血、痔疮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且出血时难以止住。
保护肝脏,注意“三多三少”
1多按摩
双手相迭,擦两乳间的膻中穴,上下往返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或者也可以两拳松握,捶击两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可补肾强肝,固护脾胃。
也可对太冲穴按摩,只要讲大拇指放在穴位所在之处,对其进行按揉即可,每次可按揉3~5分钟。经常按摩此穴位,清热泻肝火的功效非常好。如果在按揉的过程中穴位处的痛疼比较强的话,这表明肝火比较旺,一定要长期坚持。
只有将肝火泻出去,才能吃得好、睡的香,情绪才能平和下来。
2多喝水
每天喝2升水可以有效地帮助肝脏排*。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促进细胞再生,促进肝脏过滤更多的*素与残留物质,从而增强身体活力。
如果不喜欢喝水的可以喝茶。
刺玫花茶,气味芳香,闻着可使人心旷神怡,饮之则可疏肝理气、美容养颜。相对于其他疏肝理气的药物来讲,玫瑰花茶性温和,可长期饮用,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调经止痛、宁心安神之功。
蒲公英根茶,虽然廉价但功效特别多,它本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很多老中医都对其偏爱有加。蒲公英不仅可以排肝*,其消炎杀菌效果也很好,对肝炎、乳腺炎等也有很好的帮助。
3食物种类多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α-亚麻酸都是肝脏所必需的。
因此,建议你将以下细节贯穿于每天的食谱中: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食品,每日膳食轮换安排,为肝脏提供足量优质蛋白。
适当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糖与双糖类食物,以增加肝糖原储备。
4少生气
最常见伤肝行为为“常常悲观或抑郁,或经常发怒”,占总比例的16.17%。
中医认为,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容易受悲观、抑郁和怒火等不良情绪困扰,这些不良情绪会伤害肝脏,导致肝功能紊乱。
尤其是愤怒,医学研究表明,易怒的人患肝脏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八倍。
5少熬夜
“过度劳累或经常熬夜”成为第二大不良的伤肝行为,占总比例的15.9%。研究证明,过度劳累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患各种疾病,包括各种肝炎病*;而长期熬夜则会令肝脏功能紊乱。
6少喝酒
如果经常性的喝酒,就会造成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肝昏迷,最后导致肝癌。
据统计肝每天能分解酒精80克,超过就会给肝带来负担。因此我们每天喝酒最好不要超过80克。
肝是没有神经的一个器官,直到80%遭到损伤我们才会有感觉。所以我们一般发现肝病的时候就已经很晚。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46-55岁这十年,为了预防突发疾病,健康生活,建议一年检查一次身体,如果一些人有特殊疾病,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