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0秒速览
术者简介孙成建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简要病史一般信息:54岁男性,右侧肢体无力2月余入院。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摔倒1次,伴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行颅脑CT:左侧基底节区梗死。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交流可,近事记忆力减退,伸舌居中,鼓腮无漏气,右上肢肌力4级,余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持续常规剂量双抗2月余。诊断: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术前检查图1:颅脑CT:左侧基底节梗死
图2:CTA:左侧颈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眼动脉及以远可见代偿
手术过程图3:脑血管造影左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左侧颈外动脉经眼动脉向颈内动脉代偿,可见造影剂反流至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减少,显影差
图4:右侧颈总动脉造影可见前交通动脉开放,双侧A2以远显影,但未见向左侧大脑中动脉代偿
图5:0.Synchro2微导丝配合SL-10微导管,成功通过闭塞段,超选至远端真腔。应用2.5mmX20mm、4.0X20mm球囊对左侧颈内动脉由远及近扩张;颈内动脉通畅,血流稳定,但残留多处狭窄;大脑中动脉上干闭塞
图6:1月后复查,颈动脉通畅,颈内动脉颈段残余两处重度狭窄,常规行颈动脉支架治疗
图7:FilterWireEZ保护伞到位,应用NCTREK4mm×15mm球囊先后扩张狭窄段
图8:经导丝置入7mm×30mmWallstent支架于远端狭窄段成功释放,后置入1枚(7-10)mm×40mmAcculink支架于近端狭窄段成功释放,第2枚支架远端与第1枚支架近端重叠。术后即刻造影,支架成形好,颈动脉通畅
专家点评徐锐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亚太血管联盟出血性疾病防治专委会常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副主委
专家点评
该患者以脑梗死发病,责任血管为闭塞的左侧颈内动脉,考虑开通后过度灌注风险,采取分期开通。此类手术适合闭塞段较短且闭塞远端有流出道血管的患者,手术中要尽量避免血管夹层产生。手术过程的关键是微导管辅助的微导丝通过闭塞段,要求导丝到闭塞段以远在真腔内,同时球囊扩张应从小球囊开始,然后根据造影情况选择相应球囊分次预扩,支架植入后要根据情况选择性后扩成形。
病例整理
李田利硕士研究生
医院介入医学科
编辑:张照龙终审:徐锐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