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径技middot例量CINS
TUhjnbcbe - 2021/2/8 17:10:00

杨新光二等奖

CINS“径技例量”

缺血性卒中病例大赛

径技·例量

第十期

作者:广州医院杨新光

作者简介

杨新光,医学硕士,广州医院神经介入组副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国际介入培训学院青年导师

●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卒中急诊学组成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缺血性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专委会青年委员

●目前独立完成颅内外支架置入、急诊介入取栓等检查及治疗累积达余例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一例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治疗带来的思考

目前颈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治疗现状

当前对于颈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治疗如何选择病例仍存在争议,手术成功率低、围手术期以及术后疗效缺乏客观有效评价。

CASE

前交通动脉以及右侧后交通动脉均有开放,右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有显示

PBV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存在低灌注

更换微导丝Tracess0.与微导管相互配合尝试通过眼动脉段

保留交换导丝,导入球囊1.5*10辅助中间导管上行并抽吸

中间导管到达岩骨段抽吸后,造影显示:远端血流通畅

沿中间导管导入颈动脉保护装置FilterWire(3.5-5.5)*

中间导管回撤至导引导管中,导入球囊4.0*30至起始段扩张

术后

术后即刻Dyna-CT、PBV、支架精显等检查如下图所示:

术后头颅MR结果显示:在DWI序列上未见新发病灶

术后患者诉右眼及框周疼痛、行TCD检查以及请眼科会诊

心得与体会

1.慢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再通治疗要严格选择适合人群:(规范药物治疗后仍症状发作、影像提示灌注不良);

2.TCD在慢性闭塞血管再通治疗中具有相对优势:无创、简单,可以评估血管、血流走向,预测有无高灌注以及术后再次闭塞等风险,指导治疗;

3.合适的器械选择可以提高开通率和技术安全可行性!颅外段血管置入支架,选择闭环支架-Wallstent有独到优势!

专家问答

刘亚杰教授提问

Q

病例中提到了规范治疗,在你看来对慢性闭塞的病人降压治疗的最佳幅度是多少?

A

谢谢刘教授,对于慢性闭塞、反复发作的病人,我个人不倾向把病人血压降低,甚至期望在病人的基础血压上高10-20mm汞柱;另外,我们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本病例存在明显的低灌注症状,如果我把病人的血压贸然降低,会加重他的临床症状。

Q

病例中我看到你使用磁共振来评价颅内动脉闭塞,根据一个T2高信号,你判断为血栓,我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对颈段做磁共振的评估?

A

第二个问题,治疗过程中我也曾考虑使用高分辨磁共振来评估,当时病人来院资料充分,结合本院设备情况,这一点如果当时能够顾及到确实会更佳,谢谢您的建议!

刘建民教授提问

Q

你刚刚提到个人倾向使用闭环的Wallstent,这个闭环支架到底有什么优势?

A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Wallstent闭环支架,其径向力对颈动脉窦的刺激是最小的;其次,Wallstent也是FDA唯一批准可以用于双侧颈动脉植入的支架产品,这个我在去年比赛的病例中也有提到过;另外,此款闭环支架在未来处理远端脑部问题时,导引导管通过更加顺利;最后,病例中也体现到,此款闭环支架在狭窄的管腔中的长度会延长,对于病变的覆盖会更好,可以说花最少的钱获得最佳的效果。

Q

关于慢性闭塞开通,除了消除低灌注之外,如不开通,长期来看对病人的脑血管还有什么坏处?

A

血管慢性闭塞的年卒中发生率,多方文献有报道过从5-7%的概率甚至更高,同时会引起远端血管床的塌陷、残端综合症等风险,我对慢闭血管的开通还是很慎重,我个人最担心的时术中的栓塞事件,谢谢刘教授。

刘建民教授点评杨新光回答:

你第一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我补充两点:1、慢性闭塞会导致高级神经功能的慢性损害;第二,慢性闭塞依靠前交通和后交通代偿的病人10年后动脉瘤的发生率高达20%。

往期精彩内容

Re

1
查看完整版本: 径技middot例量C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