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未破裂自发性颅内椎动脉夹层的保守治疗
TUhjnbcbe - 2021/2/10 20:34:00
哪些疫苗收费也一定要打 http://www.cbeiyao.com/mfzs/5068.html

接受保守治疗的未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VAD)的血管愈合和未愈合患者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不同。未破裂的自发性颅内VAD的自发性血管正常化可能与女性性别、不吸烟、小脑后下动脉(PICA)无受累、较小的椎-基底动脉夹角(VUBA)和椎-椎动脉夹角(VUVA)、夹层位于椎动脉(VA)联合远端、较少的基底动脉弯曲和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相关。

————摘自文章章节

01

研究背景

在一般人群中,颅内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夹层(vertebralarterydissection,VAD)的发生率为0.%-0.5%,该类型的病变与显著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关。自从磁共振成像(magnetresonanceimaging,MRI)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模式以来,未破裂的自发性颅内VAD被诊断的频率增加。VAD主要可分为2类:1)缺血型,表现为穿通动脉闭塞、血栓栓塞或血流动力学事故引起的缺血症状;2)出血型,表现为颅内VAD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通常未破裂的颅内VAD患者的结局将优于破裂的VAD患者。尽管以往的研究报道已经明确了自发性颅内VAD患者发生缺血或SAH的风险因素,但鲜有研究VAD恢复相关因素的报道。因此,医院神经外科的YongCheolLim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旨在比较接受保守治疗的VAD患者中与未破裂颅内VAD血管愈合相关的椎基底动脉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WorldNeurosurgery》上。

02

研究方法

作者对年11月至年2月收治的69例诊断为未破裂VAD且保守治疗≥21天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VAD患者的临床特征详见表1)。

表1.临床患者特征

记录的形态特征包括VA的夹层侧(优势侧、非优势侧或双侧)、VA的优势侧(左侧、右侧或共优势)、椎-基底动脉夹角vertebral-union-basilarangle,VUBA)、椎-椎动脉夹角(vertebral-union-vertebralangle,VUVA)、夹层长度、夹层距离VA联合的距离、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长度、BA弯曲度、是否存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受累、是否存在未破裂的幕上非夹层囊状动脉瘤以及CTA、MRI/MRA和/或DSA检测到的梗死证据。VUBA定义为CTA、MRA或DSA上BA主干与VA之间的角度。测量夹层和非夹层VAs的VUBA;在双侧VAD的情况下,将VUBA定义为右侧VUBA加左侧VUBA的总和除以2(图1A)。VUVA被定义为夹层和非夹层VAs之间的角度(图1B);BA长度定义为BA分叉与VA联合之间的距离;BA弯曲度被定义为从用于测量BA长度的直线到BA最大弯曲点的最长距离(图1C)。

图1.椎基底动脉的几何形状。(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椎-基底动脉夹角(夹层侧,35°);(B)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椎-椎动脉夹角(73°);(C)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长度(22.8mm)和基底动脉弯曲(5.3mm)。

VAD形态分为2型:梭形/动脉瘤样扩张和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在随访期间,VAD形态的变化在受累血管中显示出4种模式:无间期改变、狭窄、扩张和消退至正常化。VAD的血管正常化定义为夹层VA节段和夹层侧VA的正常节段之间不存在直径差异,或者在存在直径差异的情况下存在消退(图2)。

图2.三维CT血管造影显示椎动脉夹层的血管正常化和夹层的消退。(A)自发性硬膜内椎动脉夹层的血管正常化;(B)自发性硬膜内椎动脉夹层的消退。

03

研究结果

研究者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而评估VAD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表现。结果发现,在69例患者中,26例观察到VAD血管正常化,女性和不吸烟者VAD血管正常化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P=0.04和P=0.)。VAD正常化的患者的PICA受累比例明显较低;非夹层VA的VUBA、VUVA均较小,夹层位于VA联合远端,基底动脉弯曲较少。关于VAD患者的形态变化和VA优势的形态特征见表2。

表2.按形态变化和椎动脉优势侧分层的形态特征

在该系列中,32例初始图像上VAD呈梭形/动脉瘤样扩张的患者中11例患者(34.4%)显示无间期变化,3例(9.4%)狭窄变化,4例(12.5%)扩张变化,14例(43.8%)在后续图像上消退或正常化。37例初始图像上显示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的患者在后续图像上显示无间期变化者5例(13.5%),狭窄性变化7例(18.9%),消退或正常化25例(67.6%)。即初始图像上VAD呈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的患者的血管消退或正常化的比率显著增加(P=0.)。优势或共优势VAs的VAD形态为梭形/动脉瘤样扩张的为25例(78.1%),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的为14例(37.8%);非优势VA的VAD形态为梭形/动脉瘤样扩张的为7例(21.9%),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的为23例(62.2%)患者的。相对于优势侧或共优势VAD,非优势侧VAD形态表现为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的比率更高(P=0.)。

04

研究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该研究首次比较了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以确定与VAD后血管正常化趋势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保守治疗的未破裂颅内VAD的血管愈合和未愈合患者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不同。未破裂的自发性颅内VAD的自发性血管正常化可能与女性性别、不吸烟、PICA无受累、较小的VUBA和VUVA、夹层位于VA联合远端、较少的基底动脉弯曲和管腔不规则/狭窄闭塞相关。作者也指出,仍需对接受血管内治疗或破裂VAD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Xiaoye博士

同济医院

审校

李聪慧教授

医院

终审

刘建民教授

医院卒中中心

主任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延髓梗死的预测因素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型动脉瘤的预后基底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瘤:附9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破裂自发性颅内椎动脉夹层的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