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天坛周记middot第期右椎动
TUhjnbcbe - 2021/2/13 13:21:00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第期

作者

尤吉栋贾白雪孙立倩马宁

单位

首都医科医院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患者,男性,48岁,因“发作性头晕6个月”入院。

患者6个月前因“发作性头晕”就诊外院,行头颈部动脉CTA(-01-06):右椎动脉优势,右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左椎动脉V3-4段显影欠佳,考虑重度狭窄(图1A,B)。

图1

患者行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有反复,为行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DSA(-06-19):右侧前循环未见明显异常;左颈动脉造影显示左后交通动脉开放,基底动脉上段、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经其代偿显影(图2A-D)。右椎动脉优势,右椎V4段重度狭窄,右侧PICA位于狭窄远端,基底近段可见开窗,左椎动脉V4段及左PICA经基底动脉逆行显影(图2E,F);左椎动脉V3段闭塞,见脊髓前动脉向左PICA代偿显影(图2G,H)。

图2

头颅CT:双枕叶陈旧小梗死(图3A-D)。

图3

既往:体健。神经系统查体:NS(-)。患者病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

诊断

右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左椎动脉V3段闭塞血管

术前讨论

结合患者病史、CTA及DSA,考虑右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左椎动脉V3段闭塞为本次犯病责任血管,拟分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先处理右椎动脉V4段狭窄,再择期处理左椎动脉V3段闭塞。相关风险:扩张病变困难,左椎动脉V3段干预治疗失败,穿支动脉卒中,支架血栓形成,医源性夹层等。

治疗过程

全麻下右股动脉穿刺入路,将6F导引导管置于右椎动脉V2段远端,造影显示右椎V4段重度狭窄(图4A,B),送入Transend微导丝(0.″,cm)越过狭窄段至基底动脉远段,经微导丝送入Apollo(3.0mm×8mm)球囊扩张支架,扩张球囊释放支架(图4C,D),其后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程度约10%,观察10分钟后重复造影,见无异常后结束第一次治疗(图4E,F)。

图4

间隔18天后患者行第二次血管内介入治疗,全麻下双股动脉穿刺,将6F导引导管置于左椎动脉V2段远端,同时将5F造影导管置于右椎动脉V2段近端。造影显示,左椎动脉V3段闭塞,闭塞近端可见管腔内充盈缺损,考虑附壁血栓可能性大(图5A,B)。经6F导引导管及5F造影导管行双路径图,显示闭塞段从左椎动脉V3段波及左椎动脉V4段近段,直至左PICA起始部(图5C,D),使用Synchro微导丝(0.″,cm)结合SL-10微导管越过病变,置于基底动脉中段,撤出微导丝,造影显示导管头位于血管真腔(图5G,H)。

图5

交换技术将Transend微导丝(0.″,cm)放置于右大脑后动脉P2段,经微导丝送入Ultrasoft球囊(2.0mm×20mm)从闭塞远端扩张病变直至闭塞近端(图6A,B)。撤出球囊,造影显示血管再通,但血管弹性回缩明显,残余狭窄率约80%(图6C,D)。遂在闭塞远端置入Wingspan自膨支架(3.0mm×20mm),其后送入XT-27微导管,在闭塞近端置入NeuroformEZ支架(3.0mm×20mm),两枚支架重叠约2mm。其后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残余狭窄约20%,闭塞近端仍有充盈缺损,观察10分钟后重复造影,局部无变化后结束治疗(图6E-H)。

图6

讨论

本例在右椎动脉干预治疗后,间隔两周再次处理了左椎动脉V3段闭塞,选择此治疗策略,主要想全面恢复后循环正向血供。当然处理左椎闭塞病变,因闭塞段长,影像证实闭塞时间较长(6个月),其干预治疗风险性明显增大。虽成功开通,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此外,治疗左椎动脉闭塞时,第二枚支架未选择Wingspan自膨支架,忧其头端不能顺利通过第一枚支架,遂选择经导管释放的自膨支架。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坛周记middot第期右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