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证之以据单中心DCB用于股腘动脉复杂
TUhjnbcbe - 2021/2/28 18:20:00

No.1

前言

TASCII指南发表于年,当时该指南并未明确推荐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症状性PAD主要治疗方法,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开始采用血管内治疗作为首选疗法(即使是在最复杂的解剖部位),采用外科手术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也逐渐减少。

年版的TASCII指南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均明确指出腔内治疗为股腘动脉病变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式。

No.2

试验背景

伴随腔内治疗策略的持续更新,产生了一批新的器械和技术,尤其以DCB球囊为代表,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大讨论,主要集中在适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三个方面。

医院血管外科选取年1月1日至年4月1日的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腔内治疗。

No.3

试验设计

研究者计划通过观察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CB)、支架及两者联合治疗对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差异,并筛选出可能影响DCB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该研究的特点是对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术前病变评估标准(Rutherford分级,TSAC分型,钙化评分,病变狭窄程度,支架内再狭窄分级),治疗方法,术后随访指标,数据分析方法均进行了明确和标准化。

试验入排标准

①研究入选标准为:1.符合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标准;2.病变位于股浅动脉和/或腘动脉P1段;3.接受腔内治疗;4.病历资料完整。

②研究排除标准为:1.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疾病(如动脉瘤、血管炎、下肢动脉栓塞等);2.人工血管内再狭窄的患者;3.行开放手术(如搭桥、截肢等)患者。

试验要求设计

一共有例患者完成腔内治疗并进入DCB疗效回顾性研究队列。试验以患者术后30天内、术后12个月作为主要观察时间点。

主要终点

?主要疗效评估终点(术后12个月):

1.Rutherford分级情况;

2.再狭窄情况(靶病变血管再狭窄50%)(彩超/CTA);

3.靶病变再干预情况——再干预避免率(f-TLR)

?主要安全终点:

1.术后30天内主要不良事件:包括术后30天内靶血管再干预、干预患肢截肢(踝上)、全因死亡。

No.4

随访结果

术后12个月随访人数n=(随访率93.1%),例(55.9%)患肢的卢瑟福分级至少改善1级,术后12个月保肢率%。

普通治疗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为92.9%,DCB治疗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为89.8%。

与PTA治疗相比,DCB治疗组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有统计学优势。

亚组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病变的不同治疗方式,研究者做了比较详细的亚组分析。

在非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中,DCB+支架的亚组12个月通畅率优于POBA+支架亚组。

DCB加支架亚组12个月通畅率优于单用DCB亚组。

研究者观察到对于长度短于20cm的非ISR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f-TLR率POBA+支架、DCB亚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由于入组的ISR患者例数偏少,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DCB亚组较POBA治疗组有数据上的优势,但是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发现。不同程度的病变钙化程度,是影响单纯使用DCB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No.5

国际研究

在最新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中,一共纳入13项RCT研究,6项全球注册项目,3项针对长段病变的全球注册项目,其亚组分析结果提示:

?闭塞性病变:DCB治疗较普通球囊扩张术后2年通畅率高(OR0.17,95%CI0.06-0.48);

?长段病变(20cm):DCB治疗较普通球囊术后2年通畅率高(OR0.22,95%CI0.09-0.50);

DCB组的“单臂亚组分析”结果提示

?单纯股浅动脉病变VS累及腘动脉病变:术后2年通畅率(61.4%vs49.1%,p=0.13)无显著性差异,但靶病变血运重建(16.3%vs27.5%,p=0.)有显著性差异;

?闭塞性病变VS狭窄性病变:术后2年通畅率(63.1%vs69.6%,p=0.60)及靶病变血运重建(18.4%vs15.2%,p=0.87)均无显著性差异;

?长段病变(15cm)VS短段病变(15cm):术后2年通畅率(60.6%vs69.1%,p=0.30)及靶病变血运重建(21.0%vs14.2%,p=0.48)均无显著性差异;

?重度钙化病变VS非重度钙化病变:术后2年通畅率(56.4%vs61.7%,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靶病变血运重建(17.5%vs16.9%,p=0.09)无显著性差异;

?预扩处理VS无预扩处理:术后2年靶病变血运重建(16.1%vs11.9%,p=0.29)无显著性差异;

?补救性支架VS无补救性支架:术后2年通畅率(56.1%vs53.7%,p=0.73)及靶病变血运重建(17.7%vs14.9%,p=0.64)均无显著性差异;

医院血管外科张韬

1、股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中,DCB较普通球囊扩张更优疗效,DCB较药物支架有相当疗效;对于≤20cm非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单纯DCB治疗通畅率不劣于普通球囊扩张+支架;

2、特殊类型的下肢动脉病变(单纯腘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重度钙化病变)的治疗中,DCB的疗效值得肯定,但不如其在下肢动脉病变中总体的疗效;

3、DCB的远期安全性受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证之以据单中心DCB用于股腘动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