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彑
-?-
医院心外科完成一例复杂心脏大血管杂交手术
夂小
日前医院心外科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心脏及主动脉杂交手术(Hybrid)。患者是一位55岁男性,因胸腹部剧烈疼痛入院,经系统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B型)、升主动脉及窦部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术前主动脉CTA及心脏彩超
传统的治疗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分期手术即先介入方法治疗夹层动脉瘤,择期再行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外科手术,但这样明显会增加手术和围术期风险,同时需要患者曾受两次麻醉,增加费用及风险。
●第二种:一期外科手术即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手术的同时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术中覆膜支架植入术。所谓深低温、停循环是指体外循环的状态下,将患者的体温降到25℃,让血液停止循环,患者的各个脏器均没有血供。这对病人各个脏器的损伤是很大的,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影响凝血机制,使出血量增多,增加手术时间及风险。
在林柏松主任的组织安排下经科室内详细讨论,精心准备,最后制定了杂交手术的方案,即在我院先进的一体化手术间同期完成Bentall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冠脉移植、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由姜亦忠教授团队完成,在麻醉科、导管室、手术室的大力配合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仅用四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外科及介入手术,比传统方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传统深低温、停循环手术需要六小时以上)。同时在杂交手术过程中,患者全身器官能够维持基本正常血供,不需要深低温、停循环,把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说杂交手术实现了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缩短手术时间,大幅度减少手术创伤,这也直接降低了患者围手术期和后期的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回归正常生活。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外科医生都需要具备介入技术,即需要“一只手拿手术刀,另一只手拿介入导丝”的能力。我院具有省内先进的杂交一体化手术间,同时有一批专业的影像、麻醉、手术室管理等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能够协同作战。这使得“又能拿刀也能拿导丝”外科医生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相信未来杂交手术量会逐年增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此次心脏大血管杂交手术为吉林省首例,患者术后复查恢复良好,术后第四天就已经下床活动,拟于近日康复出院。
专家简介
姜亦忠,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参加工作,年12月-年1医院心脏中心、年2月-年5月德国Karlsruhe心脏中心学习。心血管外科的手术技术娴熟。
擅长:各种心脏病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二千多例,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年吉林省内率先开展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年起从事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对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动脉瘤和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专长,年省内率先开展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熟练掌握左心、右心导管检查和复杂心脏病的介入诊断。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介入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分会心血管外科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吉林省医学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市非*医疗专科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春市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