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肚大如孕,腹部外科团队取下患者腹腔内30
TUhjnbcbe - 2021/3/28 23:45:00

三位“大牛”奋战10小时,贵黔总院新冠疫情期间为患者切除近30斤肿瘤

近日,医院腹部外科三位主任医师,连续奋战10小时,在51岁的邓阿姨腹腔中切下近30斤肿瘤,术中出血少,并保留了部分胰头组织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发生消化不良及糖尿病的发生率,保障了术后生存质量。

今年春天因为疫情防控,大部分人安心待在家里期待着消灭病*,迎接春暖花开。然而乌当区的邓阿姨很焦灼,腹腔内的肿瘤又复发了,去年10月份已经在中医院做了化疗,但肿瘤仍在长大,已压迫脏器和神经,原计划春节后去北京再做第三次手术,然而疫情管控赴京就医行不通,但肿瘤却没有停止生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看着邓阿姨被每天被病痛折磨,家人决定不能再遥遥无期的等下去,多方打听决定就到家附近的医院看看。

在疫情期间医院对院感防控做了严格要求,邓阿姨在家人陪同下经过体温检测、疫区旅居史询问后,顺利进入门诊挂号,腹部外科门诊医生看到邓阿姨很消瘦,肚子却异常大,了解病史后建议尽快手术治疗,并再次确认了没有疫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按疫情期间住院管理要求,做了血常规、胸部CT,谨慎辨别肺部感染是脏器挤压感染排除新冠肺炎,收入住院部。

入院后邓阿姨接受了相关检查,腹部外科讨论,邓阿姨腹腔中肿瘤巨大,腹腔脏器、血管受压变形,其中胰腺被一直径约15厘米肿块包裹,脾动静脉从肿块之间穿过,还有高血压,手术难度、手术风险非常大。为确保安全,讨论决定由腹部外科主任王曙光亲自操刀,副主任范毓东、杨日高辅助,腹部外科的三位“大牛”一起上手术台,注定这是一场“硬仗”,手术麻醉中心、输血科、ICU做好一切准备支持工作。

3月4日早上9:40麻醉准备就绪手术开始,“打开腹腔,多个肿瘤占满腹腔,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紧密,脏器挤压变形,没有正常结构和空间,简直无从下手。部分横结肠、脾曲受压明显,术中要尽可能保留胰腺正常组织的情况下,还要完整的切除肿瘤,清扫周围淋巴结,保留受压迫的血管,要实施肠粘连松解术、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端吻合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左侧腰部肿瘤切除术,手术难度非常大。”杨日高副主任回忆,“这几个手术一次做下来,是持久战啊。三个主任医师紧密协作,顺利完整切除近30斤肿瘤,血管保护完好,术中出血少,晚上8点顺利结束手术,连续奋战了十个小时,腿都站麻木了。”

在重症监护室度过危险期后,邓阿姨回到普通病房,精神状态良好,术后第三天就可下地,慢慢进食流质食物,谈起在家门口做这个大手术,她高兴地有感而发:“我前两次都是在中医院做手术和化疗放疗,每次去北京都要呆两三个月,除了看病费用,交通、生活的开销都花费不少。决定做手术前查了不少资料,看到王曙光主任是全国知名专家,家人才放心在这里做手术。如今手术很成功,家人照顾方便,医保报销比例比外地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不用异地求医奔波折腾,真是老百姓的福音。”住院以来她已跟管床医生混熟了,她很喜欢说话温柔耐心的“本家”,“邓医师,你说什么时候回家我就什么时候回,我都听你的。”“你现在就好好安心休养,早日康复,疫情过去,去大自然看看,好好感受春天,好好享受生活。”

新冠病*让城市按下暂停键,但人民的医疗健康服务不停止。据悉,医院在疫情管控期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24小时开放急诊,为患者提供紧急医疗救助。根据相关部门管理要求,自2月17日陆续开放部分科室,3月16日已恢复正常诊疗工作,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腹部外科等20个科室开放门诊,并提倡分时段“预约诊疗”避免人员聚集,严格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在入院预检、就医流程、住院核查等方面严格做好疫情防控,保护来院患者及家属和医护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诊疗活动。

Ps腹膜后脂肪肉瘤具有恶性程度高,极易复发的特点,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佳办法。该肿瘤对放化疗极不敏感。

我院腹部外科在王曙光科主任的带领下,在挑战各类腹部外科高难度手术的领域上,做到更高、更强、更好。

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为广大老百姓解除病痛,为广大人民带来福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肚大如孕,腹部外科团队取下患者腹腔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