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小福和家人十分感谢每一位医务人员
30岁小伙罹患少见恶性肿瘤奔波各地求医不言弃年5月11日,在广州医院肿瘤内科门诊,稀松平常的一天里——医生可能想象不到,她的一句话给一个家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希望治好!一定要化疗。”
当内三科主任邹青峰主任医师对患者小福(化名)和他父母平稳地说出这句话时,坐在轮椅上,因罹患恶性肿瘤腹部异常肿胀的30岁小伙子小福,虽然面容消瘦憔悴,但在他眼睛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芒。
“可以吗?小福身体非常虚弱,他能够承受住化疗吗?听说化疗对身体伤害很大。”他的父母有很多顾虑,毕竟小福这一个多月来只能进少量的流食,腹腔巨大的肿块压迫神经导致腹痛、彻夜难眠,体重下降了20多公斤。
“化疗是有风险,但我们更要看重的是疗效。只有有效的治疗,才能杀灭肿瘤,才能真正的让身体好起来。控制化疗风险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医生,交给我们。”他的父母听后几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来自海南的小福一家,医院。这一个多月,病情发展迅速,“希望”在他们身上仿佛被老天爷没收了。
“告知病重的那刻起,我们的信心已经一点点消耗殆净,如果不是邹主任的一句话,我们已经承受不了了。”小福父亲回忆起当天门诊的情形,难掩内心的激动。
因为小福的病情比较少见,恶性肿瘤硕大,发展迅速,并且缠绕核心血管、压迫核心脏器,极为棘手。“生殖细胞肿瘤、胚胎瘤等对化疗来说是比较敏感的,虽然患者病情重但患者还年轻、能够耐受化疗,一定要试一试化疗、搏一搏。要不然,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在第一次门诊接诊,邹主任就花了整整半个小时,为四处奔波、几经失望的小福一家人耐心解答关于病情的所有疑问,把他们对抗病魔的信心一点一滴地重新拾回。
“能够收治入院,这已经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那一刻,他们一家人在一波三折的求医路上,终于沉下心来了。
病情回顾来自海南年仅30岁,身高达1米88的小福,身材高大健壮,热爱运动的他,一直是篮球队的主力干将。小福年10月因运动后出现腰背痛,一开始没在意,只当腰肌劳损处理,后面进食后饱胀感也并未重视,直到疼痛加重反复发作,医院就诊,一检查却发现腹膜后的巨大肿物,进一步影像学和病理学报告更让小福和家人跌入深渊。
CT检查显示肿物大小18*15*13cm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硕大的肿瘤从腹膜后长出,如绞杀榕树般侵入腹腔,不仅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肠系膜下动脉等核心血管纠缠不清。还严重挤压左肾动静脉、左侧输尿管,使肾脏受到累及。
前期CT显示:红圈范围内为肿瘤,肿物硕大挤压腹腔多个器官
患者全心托付医护团队全力以赴当时硕大的肿物压得小福无法走路、吃不下东西,甚至连CT机也差点进不去,疼痛也令他难以入眠,身体情况每况愈下,而埋伏在他肚子里的肿物却还在快速长大。
有些医生都不敢用药了,一家人原以为只能保守治疗维持现状,都没想到还能化疗。
当时小福母亲非常担心:“他这样的情况化疗能受得了吗?”
“他还年轻,即使身体再差,还是有希望的。要肿瘤缩小、消退,才能让身体变好,如果这个时候担心化疗受不了就不打,后果是可以预见的。”别人都劝不要冒险,可邹青峰主任团队迎难而上,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制定了最“猛”的化疗方案。医生放手一搏的背后,除了凭借多年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术和果敢的判断,更有来自于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放弃,医生你放心去治吧。”或许是求生的本能,小福觉得邹主任的话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心。
“只要你们愿意下这个决心,我们就愿意去挑战。”听到这话,小福和他的家人都非常感动。
“搏一搏”为患者留住生的希望助其觅得手术救治良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内三科邹青峰主任团队跟小福和家属充分沟通,做好前期心理建设,制定精细化治疗方案,告诉他们要“搏一搏”。
“这个东西想着难受,疼更难受,全身都疼,睡下去根本就睡不着。”小福说,而且来院前更是一点东西都吃不下去了。
化疗方案实行前,邹青峰主任团队根据具体病情周到考虑,细致地将每个用药过程中可预见的反应提前告知,让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没想到,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行化疗方案的第二天,腰居然不疼了;第三天,小福也有了食欲,能吃下米饭和肉了;行化疗方案第一周,身体指标都达到医生说的预估值……
小福打从心底里佩服医生们,每一步都是可以预见的,每一步都得到了验证。小福相信他真的能够好起来。
俗话说,白细胞代表着人体抵抗力,正常人的白细胞正常值要在/ml以上,而小福化疗期间白细胞值最低至0.3x/L。当时小福家人都很紧张。反而小福安慰道:“医生查房时都说了能够预计到白细胞值会降低,这是用药的必经过程,最低也就是这个程度了。我信赖我的医生。”
小福的主管医师刘美媛副主任医师全程监护、细致用药。化疗随之而来的副反应,如发热、呕吐、骨髓抑制等,在医护团队予以抗生素治疗,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下,小福扛过重重难关。
经过两个化疗方案总共6疗程的化疗,小福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除了因化疗导致的掉发,戴着针织帽穿着棒球服的小福,与普通的年轻人无异。
小福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已经降到正常;CT显示肿物明显缩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这让大家都十分欣喜,但是此刻,亦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肿物始终是一个“定时炸弹”。局部的手术治疗必须要跟上,如果不解决它,还是会危及生命。
结束了化疗治疗,小福腹腔中的肿物不去除,始终是邹主任的一个心结。在出院后,医护团队密切跟踪。帮助小福找到合适的并敢于手术的团队,中山一院骨肿瘤科及多学科协作,最终觅得手术良机。
幸好,化疗把手术的前期基础打好了,让“拆弹专家”们有了底气和信心,经过15个小时手术,小伙成功获救。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未见明确恶性成分。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彻底杀灭肿瘤了!
邹青峰主任为小福复查,小福和医护人员已成为熟悉的朋友
如今,小福定期前来复查,谁也看不出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曾经是个晚期患者。三十而毅,最艰难的都熬过去了,还有什么困难值得害怕呢?这不过是小福人生中的铭心一课,他以后的道路还很长……
在每一个家庭与癌共舞的艰难道路上,
医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希望的传递者、生命的守护者、攻克癌症的战斗者。
然而当遇到极其复杂的疑难病症时,
每向前多走一步,
相伴而行的风险愈高,
医护团队全力以赴、迎难而上,
不过是信任与支持,
刚好碰上专业与担当。
供稿:内科三区马雯杜继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