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美味佳肴,亲朋欢聚总是难免的,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大吃大喝、情绪激动正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诱发因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凶险,48小时死亡率高达50%,被称为人体“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患者生命。医院心脏外科,有这样一群人,全年无休,时刻准备着为患者拆弹。年春节7天假期,共为17名患者拆除“炸弹”,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三级教授俞世强已经记不住这是在手术室度过的第几个春节了,面对家人的抱怨,他总是呵呵一笑,也不多解释,这些年来家里人也都习惯了。挽救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一个家庭,这是每个白衣天使坚定的信念。
去年春节,心脏外科刘金成主任刚下手术台就接到了带队去武汉抗疫的命令,今年春节他几乎天天坚守在手术台上,“去年春节抗疫,今年春节手术,哪儿有病人哪就是战场!”在刘金成心里,坚守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大血管组负责人段维勋副主任才走出手术室。除夕,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为两名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挽救了两个家庭。用行动守护患者,是这个春节最暖的底色。
随着夹层动脉瘤介入技术的发展,心脏外科的左健副教授每年春节总有那么几天是在介入手术室度过的,往往一呆就是一整天。“春节不归人”的忙碌身影,成为节日里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一台成功的动脉瘤手术除了术者的高超技艺,也离不开麻醉,体外循环,手术室的共同努力,还需要超声,放射,输血科等众多科室的全力支持。在院领导和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充分论证、精密分析,心脏外科联合相关科室,通过规范急诊手术技术流程,共同建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拆弹”。
随着夹层动脉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逐渐下降。心脏外科建立了“依据动脉瘤破口位置确定手术方式”的技术流程,形成了以“介入技术、外科技术、杂交技术”为一体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综合外科治疗体系。近年来,医院心脏外科每年完成夹层动脉瘤急诊手术余例,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极大降低。
l发布:医院融媒体中心
l作者:程润润金艳杨秀玲
l编辑:双乐
l责编:苏昱亚任伟锋
l审核:乔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