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辞
神经介入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沛嘉医疗旗下的加奇生物致力于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做贡献,国产自研产品层出不穷,不断为临床提供解决方案,服务越来越多的病患。嘉介谈作为加奇生物的学术专刊,专注颅内动脉狭窄、急诊取栓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病例分享。以大咖之言,分享精湛手术技艺和严谨学术态度的同时展示加奇全线产品在临床的精彩应用。
本期嘉介谈以缺血产品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为例,SacSpeed?球囊用于症状性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一例,精彩不容错过。病史简介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57岁
因发现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3月余入院。
现病史
年8月26日我院行头颅MRI弥散提示右侧内分水岭区急性脑梗死;MRA示“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入院时患者无明显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第一次住院行DS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考虑患者初次发病,当时未予以介入治疗,给予标准内科药物治疗。
年12月6日患者反复发作两次左侧上肢麻木、无力症状,复查头颅MRI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区新发脑梗,后住院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既往史
高血压、糖尿病、肺栓塞、梅*病史。青霉素、头孢噻肟过敏。
入院查体
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和额纹正常,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准,双侧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脑膜刺激阴性。
NIHSS评分:0分;
mRS评分:0分。
治疗经过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年8月26日头颅MRI示:右侧脑室旁及右侧额顶叶急性腔隙性脑梗塞。年12月6日头颅MRI示:右侧脑室旁及右侧额顶叶脑梗塞。年12月7日CTP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低灌注。年8月25日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年12月11日术中造影提示狭窄较前有加重。基于以下几点,右侧大脑中动脉有介入手术指征:1.症状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内科药物治疗后患者仍有复发件。2.梗死区与低灌注区域不匹配。手术过程6FCOOK(70cm)长鞘+6F导引导管+5FMPA多功能导管,6F导引导管到颈内动脉C1段,SL-10微导管配合Synchro-2(0.mm×cm)微导丝通过狭窄段,微导管首过后造影显示,微导丝位于血管真腔内,SL-10微导管超选至M2一较粗大平直分支内,换入Transend微导丝作为支撑。沿Transend微导丝,将SacSpeed?(1.75mm×15mm)球囊顺利送至狭窄段扩张,扩张过程无移位,球囊充盈及泄压过程顺畅,扩张1次,压力为4和6atm。沿Transend微导丝送入支架输送SELECTPlus微导管,远端置于M2段远端,撤出Transend微导丝。沿SELECTPlus微导管送入Enterprise(4.5mm×22mm)自彭式支架,准确对位后予以释放支架,多角度造影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残余狭窄率10%,无急性血管闭塞征象,前向血流TICI3级。术后双抗及严格控制血压。术后查体患者症状较前无变化,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病例总结
1
颅内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梗死,应严格把控手术指征
该患者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为症状性重度狭窄,结合弥散成像及CTP结果,考虑低灌注机制梗死。目前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临床证据不足,个人经验为症状颅内动脉重度狭窄侧枝循环不佳且内科药物治疗不佳,此类患者为介入适宜患者。
2
操作系统稳定性是颅内段狭窄处理的关键
对于颅内动脉狭窄段的处理,操作系统稳定性往往是最基础的,操作系统的稳定为后续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条件相对较差,操作系统的稳定尤其重要,我们在治疗颅内狭窄血管时,常选用6FCOOK(70cm)+6F导引导管作为支撑,针对海绵窦段、眼动脉段特别弯曲的病人,会用中间导管进一步加强支撑。该患者路径相对较好,故选用6FCOOK(70cm)+6F导引导管作为支撑。
3
初次使用SacSpeed?颅内球囊体会
①快速交换,操作简便;
②快速显影球囊,低压充盈-卸压-再充盈,过程顺畅,显影良好;
③推送、追踪、过弯、回撤性能良好,系统稳定性良好。
术者简介徐子奇
浙江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博士。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浙江省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浙江省卒中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秘书,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秘书。主要从事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及卒中影像研究,主持省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篇。陈涵丰
浙江大医院
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李兵
浙江大医院
住院医师,硕士,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对患咨询室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解答患者咨询,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