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之19蛛网膜下腔出
TUhjnbcbe - 2021/5/20 16:56:00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和椎管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隙的统称。

1.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2.动脉硬化、血液病、动脉炎、脑炎等。

1.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

2.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

1.头痛、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升高。

2.病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3.意识障碍。

1.头部CT.

2.头部MRI.

3.脑血管造影。

4.腰椎穿刺。

1.一般治疗:出血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药物。头痛者可给予止痛、镇静剂,并保持大便通畅。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脱水。

2.大出血者可行手术治疗。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不清有关。

2.营养失调与呕吐、发热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意识和肢体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取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

2.加强营养:创伤后的应急反应可产生严重分解代谢,使血糖增高、乳酸堆积,后者可加重脑水肿。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

3.脑损伤患者因意识不清或肢体功能障碍,可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应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日作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及按摩。

1.心理指导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减退的患者给予解释,使其树立信心。

2.康复训练协助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如语言、记忆等。

腕部切割伤

在日常生活中被刀、玻璃、电锯等划伤腕部的总称。

疼痛、流血。

1.早期彻底清创。

2.处理深部组织损伤。

3.局部固定。

1.疼痛与外伤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休克。

1.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2.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纳洛酮编辑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精彩回顾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合集

汇总:45个护士岗位说明书,收藏吧!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合集(共个)

患者入院都评估哪些单子?医院都有自己的规定?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老年、小儿、肥胖等病人发生意外事件防范管理制度

病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视频汇总:50项护理技术操作(果断收藏吧!)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一)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二)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三)

手术室应急预案汇总(21)

汇总:血液透析应急预案及流程(40个)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上)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下)

全员培训-院感知识应知应会汇总

护士长都在学习的院感知识,拿走不谢!

汇总: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工作总结

干货!20项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汇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74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之19蛛网膜下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