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波(我)于年3月20日听课笔记与感悟
林杰老师主讲
海纳百川而自然洞见,博采众长而融会贯通,这就是师者的风采。
聆听李辛老师的课,常常联想到《楞严经》之于佛学,《塔罗冥想》之于基督教修行。而聆听林杰老师的课,脑子里浮现的是霍元甲和精武门。这是一位武林大侠,每一招每一式都完完全全地透露着他的情怀,他的志向,他的淡然与微微一笑;每一呼每一吸都完完全全地浸润着他的觉察,他的决断,他的关切与无微不至。
两天的课程,让我们与一位大侠无比美好地相遇在中医的江湖里。
心法篇(针灸按导)
一气周流,守中抱一;心无挂碍,一气呵成触诊是治疗的开始。不要直接去按压探查病患疼痛处,而是先从外围入手,慢慢再向中间疼痛部位探查。
经络的线性思维是不正确的,用一上一下箭头表达气的升降出入也是不正确的。正确表达经络形象的思维结构是丝瓜络,正确表达气机的思维结构是弥散的弥漫的。升降出入是立体球状的,当然线状的也有。《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一切存在都有升降出入,都在运动与变化中。气机是五藏六腑共同拥有的平台,气机是贯穿的,无论组织还是细胞都有升降出入。
奇经八脉是母体内的先天脉。所谓“养”就是对先天的修复,所谓“用”就是后天的消耗。任脉是阴经之海,督脉是阳经之海,你看脊神经就控制运动。带脉是不是腰上一圈呢?它就像那位女同学身上的羽绒服,横着走的一圈一圈,手臂上的一圈一圈都是带脉,束着全身之气。
针法要懂解剖学,推荐一个app。用针不要用杀气,用死力,也不要练僵劲。用书法的话说,笔未到处,气已吞尽。以气开路,以气催针、下针、进针。
行针之法,拇指腹不动,食指微动,针是旋转着进入。拇指肺经通天,食指大肠经接地,针之疗效如何得?这是“天线”,如标记了高地,接通天地之气,带着能量与信息,瞬间改变。旋转很有意思,子弹导弹都是旋转着进入目标。
我问了老师自转对应子午流注,公转对应五运六气。老师说可以这样理解。但是,人体的气机的公转自转是手下摸出来的,就像是预定机票,实际到点飞不飞飞到哪里了,还得看当下,不能刻舟求剑。《难经·七十八难》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左手在探查,右手在施针,这说的就是探查当下而不是按图索骥。对应,就是对抗抗争;相应,是顺应自然,这才是中医的境界。好吧,不过我想对应北极星的六十甲子的太阳系转动,那个词应该是天干地支。
外治的机理就两点:一是通路,二是来源。客人来了,先聊一聊天,聊天中定一定神,医者自己也要有平稳的心态,象朋友一样平等地用心。形不正,气不顺。胖者气散,瘦者气敛露骨。
肝主疏泄,涉及情志、激素、血管的通透性。老师笑问,这讲的还是中医吗?西医既然已经认知到激素这样的物质存在,中医对有形的认知一样要到这个层面。激素与血管的通透性之间要有一个平衡。听到这里,我也很是赞叹老师的认知模式的开放兼容,就像是浏览器边上那个小圆圈,点一下网址界面就会根据网络世界最新的数据重新载入界面。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技法篇(针灸按导)
宁轻勿重,宁缓勿快,宁浅勿深;动中取正,松中求正同学的脚扭伤后脚背高起。身体略靠过去,用身体自然下沉之力踩一脚。少阳枢纽找到阻碍点,这个阻碍点就是“开关”,用手臂自然晃动的力打一下,手被身体止住,而气反而穿透过去。利用内部气机的压力差,不费力就改变速度,流量。同时,也用了振动引起共振之力。平时练习方式有两个:
:自由摆动小手臂;
:吸外推配合脚后跟抬,呼回撤配合脚后跟回,有手随心转之意。
美容养颜,食指做圈状沿颧骨下行至下巴,再抹一抹脸颊。还可以自己用双手做,刮后手掌在头部侧面向上推出。
膝关节积液,积液都是氨基酸,西医抽了也行,但是挺可惜的。敲一敲吧,自然之力在于透,绕膝盖骨周围敲一圈五下。观察一下,应该都吸收下去了。
取天气降为雨,地气升为云。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举例当下外侧扭伤的情况,顺势推30下,内侧逆推30下。可举一反三。
感冒流鼻涕,如何处理?回答灸大椎。老师说大椎是诸阳之会,流鼻水是津液已伤,再直接提振恐伤身体,所以大椎更适合解决气郁。这里更好的选择是阳陵泉,发挥枢的作用,调畅气机,阴阳相济。
说说咳嗽。五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根据轻重缓解,观察选择从哪里入手。触摸触诊还是第一步,找到需要打开的“开关”点,气机打开人就好了,所以身体的反应是落脚点。表里可以探查大肠经,可以探查三焦经。同学说脾经,培土生津,虚补其母,老师说好,太阴肺经太阴脾经,同气相求,互通有无。
说说鼻炎。鼻炎是个代号。身体受刺激的应激反应,过敏。刺激源比如微生物、花粉、冷空气、情绪等。一种情况是阳气虚。比如可以灸印堂,然后要灸三阴交收,引火下行。第二种情况是肾气虚,比如敲命门穴、腰阳关下。同学问为什么是肾气虚?老师说肾主吸纳封藏,这个比喻就像是风雨来了,立即就把窗户关上,这个关窗户的功能不行,风雨就进来了。改善肾虚,平时要练习呼吸深入下腹,甚至到脚后跟,每个脚趾。《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治在骨上,甚者脐下营。
说说痛风。刺破最高点,排出结晶体。同学问为什么痛风要排出,而不是前面膝关节积液的吸收方式?老师说积液是氨基酸为主,而痛风是尿酸结晶体,对身体反而不利,排出为好,否则还是在血液中循环,肾结石也是这样的尿酸结晶体或引起的其他结晶体。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我的感悟是,医者如果是为客人所想,就不会拘泥中医西医,而是整合疗法,优化医疗资源。就老师这样的医者来讲,这是为人处世的格局。
说说鼻歪与鼻息肉。用棉签刺激下鼻甲,会酸、流泪,一般不需要到中鼻甲。这是打破一个僵局,从自转的角度让信息对称。鼻息肉,古代称鼻痔。可以涂马应龙痔疮膏,痔都是血管异常扩张。片仔癀膏也不错。鼻歪也会伴随颈椎错位,人体的气机是联通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首重如裹,那是气血没法供上去。有三招:
:左右手扣住剑突左右的肋骨,身体向内鞠躬状,手扣深入,向两边外侧捋。
:客人卧躺,头侧左向,一手轻压头部不再用力,一手轻压右肩胛部位,随身体自重向下一压。然后头侧右向一次。我自己的操作感觉是,自然重力向下压时,手下有一顿,手停气透。后面老师提到,解决富贵包也可以用此手法。外加背部捋捋,富贵包的出现是颈椎稳定性差了,身体为了减少摩擦力,造成脂肪堆积。
:中腹感觉气机不通的部位,双手交替压住部位,随身体自重向下一压。感觉也是手下有一顿,手停气透。
讨论脱发。气血旺,发则荣。脱发也是气血不足之象。头部巅顶百会穴是三阳五会,是天字穴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素问》:“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五会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老师强调了一下说,头部是诸阳之会,但是一定不要忘了,里面是髓海,是诸阴之会。
拇指一侧,其它四指一侧,抓取上拉滑出。桥弓穴配合折顶手法。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左右移动头部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具体指两侧的胸锁乳突肌)。
在腹部探查到紧的位置上,用手法找到松动的感觉。
:轻轻揉,轻松地揉动,这是一种温补之法。也可以敲腹。自己做,可以握拳顶住两侧腹部,旋转两拳到尽头,自然滑出。这几天自己一直做,感觉效果很好,特别是吃撑的情况。
:盆腔、髋关节探查有紧的位置,用手掌形插住腹股沟,小腿放直再回缩,向外转着放直回缩,向内转着放直回缩,探查绷紧程度,可以再次,直至松动。
同学问小孩子斜颈怎么办?老师说可以找中府云门两穴,类似手法放松紧张的经络。
有同学问急性腰扭伤怎么办?老师说了四种手法。
1)国窝找痛点,拨三次,屈小腿腿。
2)头部配合前倾后仰,眉头上向上向后拉一下(我猜是攒竹穴)。
3)刮后溪,老师笑说可以用手机刮。
4)精宁穴、威灵穴。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疼痛。有同学上去做模特演示,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骨盆倾斜,胸椎与腰椎交接处有明显的高突部位。用手法放松异于常处的地方,还是用自然下沉之力,有弹性,用杠杆作用来调整。
眼睛酸胀,拇指扣无名指内侧末端而握固,放后脑勺处,站直提脚跟,放下,再提放下多次。这几天也坚持在做,感觉到脊背部的气上升上涌。
编后语:
课堂上同学们提了很多很多问题,我想一定还有遗漏也一定会有记错,欢迎大家补充与指正。让更完美的文档来记录与林杰老师的这次美好相遇。
我在课堂上看着听着记着林杰老师耐心地仔细解释每一个关于疾病的问题,无微不至地表达,知无不言地阐述。我忽然有所领悟,学习中医有时候会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急着想知道那个终极的大手法大法门;或者是一种想知道那个完整的大答案的心态,急着想参悟生命的真相。有时会认为这些问题又琐碎又麻烦,有些还很个体化,病太多了怎么问得完。但是从林杰老师与同学不急不躁的对话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些看似普通琐碎个体化的疾病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困扰。
在中医的江湖里,我们和老师美妙地链接在一个课堂的时空里,根本不需要那么急的心态,疾病与疗愈都是正在进行中的状态,生命也是正在进行中的状态,淡定从容,理通法明,感恩林杰老师!感恩同学们彼此三年的陪伴!
完
前期回顾
在中医的江湖里与一位大侠的美丽相遇(一)
在中医的江湖里与一位大侠的美丽相遇(二)
近期课程
李辛:案例教学之《伤寒论》的诊断、辩证与治疗
钟鹰扬:感知力训练和临床运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