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谢女士怎么也想不到,“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再正常不过的生孩子经历,对她而言竟是一场惊心动魄之旅。
上个月初,谢女士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自然分娩一女婴,产后1小时出血多毫升。当天晚上,谢女士突然出现左下肢肿胀不适,急查了B超提示: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产科医生立即请我院血管外科介入科詹腾辉副主任医师紧急会诊后诊断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考虑患者有产后大出血,存在抗凝禁忌症,不宜使用抗凝剂治疗,急诊做了“下腔静脉造影+滤器植入术+左髂静脉造影+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术”,并转至血管外科介入科进行规范的治疗。转科治疗后第三天,谢女士左下肢肿胀基本消失了,住院治疗2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术中造影显示左髂静脉重度狭窄,这是导致谢女士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孕产妇为何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呢?让我们听听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血管外科介入科詹腾辉副主任医师的专业解答:
★孕期女性,特别是孕晚期女性,增大的子宫压迫髂静脉,使血流回流受阻,血流缓慢。
★怀孕期间,雌激素升高,静脉扩张,血液回流缓慢。
★患者术后大出血,全身凝血系统处于高凝状态。
以上三个原因导致孕产妇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如果出现血栓脱落,可能导致急性肺栓塞,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猝死等严重后果。
血管外科介入科
詹腾辉副主任医师提醒您: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在住院患者中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孕产妇是一类特殊的群体,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孕产妇最重要胡死亡原因之一。妊娠本身就是诱发VT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若同时出现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导致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均可升高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发生VTE的风险率。目前,我国孕产妇VTE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后的发生率较产前的发生率更高。我国孕产妇的VTE的发病率为0.72%。一旦发生可致命。对于高危孕产妇,预防性抗凝是降低产妇发生VTE的有效方法。
所以,对于孕产妇,预防VTE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此前,我院遇到此类产后大出血伴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滤器植入等手术,需要转院治疗,转运途中存各种风险因素,血管外科介入科的顺利开科,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为我院广大妇产儿在VTE的防治工作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科涵盖三大特色专科:血管外科、妇产科介入和儿科介入。主攻六大病种并开展专病门诊:静脉曲张、VTE(静脉血栓栓塞症)、子宫肌瘤、盆腔淤积综合征(慢性盆腔痛)、血管畸形和血管瘤。具体诊治病种包括但不限以下疾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外周动脉瘤、布加综合征、盆腔淤积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瘢痕妊娠、卵巢恶性肿瘤、子宫恶性肿瘤、先天性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同时将组建三个多学科诊疗团队(MDT):院内VTE防控体系建设、慢性盆腔痛的诊治和先天性血管瘤血管畸形的诊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
流行病学
VTE是一种可以预防的致死或致残性疾病
经常出现于住院病人中
美国每年有万人患DVT
80万演变成PTS,60万人患PE,致命性PE20万人
30万人演变成慢性肺动脉高压
80%静默型,部分是以致命PE为首发
VTE形成的三大因素
血管外科介入科詹腾辉副主任医师简介
詹腾辉,男,副主任医师
国际脉管联盟中国分部血管畸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际脉管联盟中国分部中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儿介入联盟理事
第1届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常委
第1届福建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小组组长、常务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下肢静脉腔内治疗委员会常委
专科专长: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盆腔静脉淤积综合征、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血管外科疾病诊治,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瘢痕妊娠、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疗及先天性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6号楼2楼8诊室。
病房:6号楼5楼。
介入室(导管室):6号楼1楼。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