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一例超声辅助下
TUhjnbcbe - 2021/12/26 15:13:00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血管介入微创治疗已经成为了临床工作中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各专业各系统血管介入手术层出不穷。比如:各种冠脉介入、神经介入(含脑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消化肿瘤介入等等。其介入路径不外乎是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入路两种方式。但是血管介入手术是有风险的,由于器械操作方式、熟练程度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多方面原因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在这些并发症中介入穿刺点并发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而假性动脉瘤又是穿刺点并发症中最最常见且风险较大的一种,严重时致残、致死。因此,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才能更及时解决患者的痛苦和烦恼,从而更大程度上避免由此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却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话题。

案例分析:

患者,李某某,男性,71岁。因“介入术后穿刺点包块伴疼痛1周”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接诊医生刘庆林主治医师经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后考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存在可能性非常大。经我院血管超声检查证实为:右侧股动脉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4.7cm*2.4cm)。刘庆林主治医师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假性动脉瘤存在的风险并经家属同意后,立即在门诊彩超室郎主任超声介入团队协助下对患者实施假性动脉瘤封堵术,整个封堵过程相当顺利。术后立即突显神奇疗效。患者穿刺点处疼痛不适症状迅速缓解。

01

▲术前超声:1.证实假性动脉瘤存在;2.评估其风险及严重程度。

02

▲术中超声:1.定位穿刺针;2.显示药物注射后超声影像变化情况。

03

▲术后超声:证实假性动脉瘤的瘤腔内无花色血流信号。证明该患者假性动脉瘤封堵成功!

科普假性动脉瘤小知识

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常见原因:

假性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因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约在伤后1个月后,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瘤。它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它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

临床表现:

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杂音。压迫动脉近心侧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巨大动脉瘤可有邻近神经受压损害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产生相应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检查:

根据体检时发现搏动性包块伴震颤、闻及血管杂音,彩超、动脉造影及CT、MRI特征性改变,假性动脉瘤诊断一般不困难。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一般都有明确的外伤史。本病可在外伤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数年出现,凡在原受伤部位出现的包块应首先考虑本病。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由于炎性肿胀掩盖了搏动性肿块的征象,有可能误诊为软组织水肿。因此辅助检查更为重要。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所以,临床上须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诊断:

诊断一般不难,除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外,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必不可少。通过造影可了解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目、载瘤动脉及瘤内有无附壁血栓,且往往血管造影显示的瘤腔影像小于瘤体实际大小是其特征,为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此外,CT和MRI检查对诊断也有较大参考价值,尤其MRI在检查巨大动脉瘤时可确定瘤内有无附壁血栓。巨大动脉瘤往往显示各种成分的混杂信号,如血流与涡流因流空效应呈无信号,钙化呈无信号,血栓为高信号,含铁血*素为低信号,动脉瘤为同心圆状分层混杂信号,血栓均在动脉瘤壁的内面,可呈同心圆状,动脉瘤腔因此缩小,仅占瘤体的一部分。

治疗:

假性动脉瘤自愈者很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载瘤动脉结扎、动脉瘤切除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等。临床上常规方法为外科手术或内科局部加压。但是手术治疗方法较超声辅助下凝血酶封堵术创伤更大,费用更高。因此患者及家属接受度更低,可能会导致一些需要及时接受治疗的患者延误治疗时机,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严重者致残甚至致死。

该项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我院此项技术的空白,也将会为更多的介入穿刺点并发症患者及时解除痛苦与烦恼。在此也特别提醒广大病员朋友:介入手术虽属微创手术,但穿刺点保护非常重要。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介入医师要求配合管理,否则受苦受痛的是自己。

手术医师简介

刘庆林

主治医师

神经介入专科医师

脑血管介入专业组长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院、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工作多年。能熟练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擅长脑血管疾病诊治尤其是神经介入方面的各种检查和常规治疗项目以及常见穿刺点并发症处理技巧。目前独立完成全脑血管造影余例,颅内外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含机械取栓)病例共计余例。熟练开展颅内动脉瘤的介入微创治疗。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担任中国卒中学会会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眩晕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脑血管与介入学组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脑血管及急诊介入专委会委员、医院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生理科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神经内科简介

科室基本情况

神经内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渝北区卒中中心牵头单位,国家卫计委脑卒医院“医院”单位,重庆市卒中中心建设及重庆市急性卒中救治协作联盟理事单位。设有脑血管介入;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癫痫、帕金森、颅内感染、痴呆等专业组及独立的神经内科功能室。科室现有编制床位张,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0名;护理组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5名,护士1名;电生理技师2名。先后派遣多名骨干医护人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二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

科室诊疗范围

●急慢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

●周围神经病变:眼睑闭合差,口角歪斜,流涎,面部及肢体麻木疼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

●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脑部炎性疾病及脱髓鞘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颅内高压综合征等;

●癫痫(抽搐)及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代谢病:帕金森、痴呆、多系统萎缩、运动神经元病及各型昏迷、各型脑病等;

●各种原因所致的头昏、头痛、眩晕、睡眠障碍、重症神经衰弱等。

特色医疗技术

1.建立了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术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激酶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术

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

5.全脑血管造影术

6.颅内外支架植入术

7.脑血管慢性闭塞再通手术

8.多学科联合早期脑神经机能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早期床旁康复、低频脉冲电子生物反馈及针灸等

9.腰椎穿刺术

10.冷热试验前庭神经功能检查

11.良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术

12.三叉神经阻滞术

13.面肌痉挛肉*素治疗

14.经颅磁治疗帕金森、痴呆

15.经颅超声溶栓治疗

16.神经功能检查:肌电图与诱发电位、多导睡眠检测、普通脑电图、动态视频脑电图检查和相关疾病治疗。

17.超声辅助下行假性动脉瘤封堵术。

仪器设备

普通脑电图、TCD、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多导睡眠呼吸检测仪、经颅磁治疗仪、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视频脑电图仪等;医院配套的颈部血管超声、64排层螺旋CT、排层螺旋C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MR、全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等。

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

就诊指南

01新院区

就诊范围:

●除发热、腹泻、肝病、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外,均在新院区就诊。

关于交通:

●新增线路:路;

★在终点站(医院新院区)下车可到达新院区外十字路口,步行2分钟可到达新院区北门入口。

●自驾前往:高德导航定位‘医院同茂大道方向“,即可到达;

●老院区乘坐出租车至新院区约15分钟;

●公交线路:路、路、路、路;

●轨道线路:地铁十号线(1号出口);

★以上公共交通均在中央公园东站下车后步行可到达新院区。

新院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一例超声辅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