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卒中宣传月30来岁就中风的小年轻,一
TUhjnbcbe - 2022/5/30 14:26:00
倒下的小王

小王今年3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平时喜欢抽烟,偶尔喝点小酒。两周前,他正在农田里干活,突然说话困难,右边手脚不能活动,倒在了地里。家里人马上把他送到我院急诊科,经我科医生评估后诊断为为“脑卒中”,立即给予了静脉溶栓及脑血管介入治疗。

1年级轻轻就中风了?

小王的情况属于典型的“中风”(缺血性脑卒中)。当医生告诉家属的时候,他的父母有点不敢相信。

在他们的认识里,中风不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吗?怎么年纪轻轻就中风了?

其实现在的青年卒中患者屡见不鲜,医院近1月来就收治了7名35岁以下的年轻中风患者。

其中6名为男性,5名都喜欢吸烟或者酗酒,并且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

青年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年人发生的脑卒中。

传统观点认为脑卒中是一种老年人罹患的疾病,但每年全球青年缺血性卒中新增万例,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0%~14%,其发病率增加高达40%。

欧美发达国家的青年脑卒中约占5%-8%,而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在10%左右,反映出我国的青年卒中问题更为严重。

脑卒中是出了名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是个极其难缠的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而30来岁的青年人作为社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作为新生的家庭支柱,一旦卒中、瘫痪,对家庭的打击和负担远超过老年人。2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1.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约占35%~45%,是青年缺血性卒中主要病因。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肥胖、运动减少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始因。

2.感染性和免疫相关性疾病导致的脑血管炎,是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如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等。

3.颈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常见病因之一,约20%的青年卒中是由颈动脉夹层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海绵血管瘤是青年出血性卒中主要病因。

4.心源性卒中占青年卒中所有病因13.4%~47%,我国北方青年缺血性卒中心源性栓塞病例,有超过一半的病归因于先天性房间隔异常,包括卵圆孔未闭和少数房间隔动脉瘤。

5.遗传代谢性疾病在青年卒中群体高达7%。线粒体脑肌病90%以上的患者在40岁前以卒中形式发作。

6.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的青年女性,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阳性率达45%~50%。

7.偏头痛的青年女性在典型偏头痛发作期间,常发生枕叶梗死,且伴有永久性偏盲缺陷。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可加重原有的OSAS,两者互为影响。

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青年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脑卒中的传统危险因素无关。

10.其他:长期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和产褥期所致的高凝状态、高尿酸血症、恶性肿瘤等等。

3重点还是预防!预防!预防!

1.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规律生活,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适量运动,减脂减重,避免肥胖。

3.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杜绝不健康饮食行为,包括不吃早餐、喜爱高盐、高热量、高脂食物;蔬菜、水果、牛奶摄入过少等。

4.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注重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及风湿免疫及肿瘤相关项目,必要时进行心脑血管评估。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及时进行遗传咨询,评估脑卒中风险。

5.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规律服用药物,定时检测,详细记录,按时复诊。

6.对于动脉夹层引起的卒中,防治重点在于及早进行包括颈动脉超声、头颈部CTA和DSA等相关检查,必要时需要手术干预。

7.长期偏头痛者早期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查或TCD发泡试验,发现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动脉瘤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8.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者,多伴身体超重,积极减重同时使用无创正压呼吸机改善睡眠暂停现象。

9.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放松身心,微笑面对,从容接受当下。

BEFAST是今年第16个世界卒中日的最新内容,旨在快速识别脑卒中急性发作,在原来的FAST基础上增加了两条识别症状: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快速送往附近医院。

脑卒中患者愈发“年轻”,我们介入团队愈加成熟!

医院是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能熟练开展各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介入再通手术;同时我院开展了卒中筛查随访门诊,对有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到我院门诊进行筛查登记,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积极预防干预。

END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卒中宣传月30来岁就中风的小年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