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肝癌系统治疗进展日新月异,靶向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肝癌靶向治疗选择愈加丰富,如何合理地对药物进行排兵布阵,成为肝癌领域热点课题。索拉非尼作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同时二线瑞戈非尼在原发性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应用热点。本文将分享一例原发性肝癌病例,旨在为临床医生分享诊疗经验。
病例提供者
王光、吴刚中国医院
点评专家
吴医院
刘医院
病例关键词
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
病历简介
基本信息:患者53岁男性,确诊肝癌30个月余,ECOG评分0分
既往史:患者丙肝病史30年,年抗病*治疗后丙肝病*载量转阴;高血压病史20年,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可。30年前,患者因外伤导致肝破裂,医院全麻下行“肝部分切除术”。另外,患者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史30个?,非生发中心来源(IV期),R-CHOP方案8个周期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
病史回顾:-2患者因淋巴瘤定期复查行PET-CT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9于外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12复查MR,肝内病灶变化不明显,患者甲胎蛋白(AFP)升高。-1患者于我院介入科全麻下行经皮肝肿物活检术、微波消融术,穿刺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支持肝细胞癌;-10复查MR提示复发,遂予患者口服仑伐替尼治疗,用药后食欲下降、高血压、便秘、蛋白尿;-12外院再次复查CT提示肿瘤进展,肝左叶多发恶性肿瘤,门脉左支癌栓(相关检查情况请见下图示)。
图:既往诊疗期间影像学变化情况
图:既往诊疗期间AFP(ng/ml)变化情况
诊断: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Ⅲa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术后、弥漫大B淋巴瘤。第一阶段
经MDT讨论,本次治疗更改综合治疗方案为卡瑞利珠单抗mgd1/3W+瑞戈非尼mgqd口服d3/4W。-6-19用药2周期后,影像学检查提示部分缓解(PR)。-8-1用药4周期后,影像学检查提示持续PR。
图:患者-5-9本次治疗基线(左)、-6-19本次用药2周期(中)、-8-1本次用药4周期(右)
图:仑伐替尼治疗后(左)PD与本次用药4周期后(右)肿瘤标志物(ng/ml)相比变化情况
图:本次用药期间肝功能(U/L)变化情况
图:用药6周期后MRI检查结果
第二阶段
评估用药6周期病灶情况后,行左半肝、左尾状叶、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可见,大片坏死伴陈旧性出血及机化,结合病史及镜下形态符合肝细胞癌治疗后改变;肝组织伴早期肝硬化改变,可评估病理学意义的完全缓解(pCR)。
图:切除病灶
图:术后病理
病例小结
该患者有淋巴瘤R-CHOP化疗病史,无复发表现,复查期间确诊肝癌。既往经过微波消融术、2次TACE术后,一线应用仑伐替尼出现疾病进展。由于患者伴门静脉左支癌栓,手术无法保证安全性及根治性,遂二线治疗予瑞戈非尼联合PD-1单抗,治疗6周期后,疗效评价为PR。进行手术切除后,病理未见活性肿瘤细胞。至此,该患者术后是否需进行辅助治疗?若维持原方案辅助治疗,何时停药?
专家点评
这是一例兼具现代治疗手段和相对复杂的病例,但在该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关诊治情况未进行详细说明,且在术后病理检查的同时也建议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患者术后建议延迟拆线,并维持原方案进行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在2-3周期后可停药,靶向治疗建议长期维持。
首先,该患者的成功诊治很好体现了肝癌综合治疗的作用,也提示我们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对于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仍建议进一步完善该患者术后病理相关检查,且是否可在微波消融术时即进行手术切除也值得探讨。
中国医学论坛报
子衿整理、蔺磐审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