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泰安的李先生因经常医院做了CT,没想到CT报告出来后怀疑是胃癌伴腹腔淋巴结的转移,着急的李先生家属立即带医院慕名找到肿瘤介入科林文俐副主任医师做进一步诊治,在行胃镜检查及病理后确诊为胃癌II期,与胃肠外科共同讨论该病例,将诊治方案告知家属并征得家属同意后,进行4周期动脉灌注化疗,而后于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值得欣喜的是,术后病理未见明确肿瘤细胞,证明经4周期灌注化疗,肿瘤已经达到完全缓解的治疗效果。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化疗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其实,我们口中通常说到的化疗是指使用各种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发挥作用。由于口服及静脉输液比较容易做到,所以绝大部分肿瘤患者都是以静脉输液或口服的方式应用化疗药物。但是,静脉化疗*副作用大,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许多患者难以耐受,在化疗周期内出现不能耐受的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等。而除上述两种方式进行化疗外,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对患者来说或许是不错的化疗方式,该方式具有副作用小,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的特点。
什么是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目前已成为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化疗在局部治疗中发挥最大效力的一个必要途径。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是在肿瘤供血动脉内直接灌注药物,能克服部分静脉化疗无法通过的生理屏障,起到药物“首过效应”,从而显著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TAI后化疗药物同样会沿血液循环到全身,同时也起到全身化疗作用。TAI的不良反应相比全身化疗程度要轻微,对人体免疫功能损害亦较轻。
相比于静脉全身化疗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优势:
1.药物浓度高:即使以少于静脉给药量的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仍远高于全身,流至全身其它组织器官的药物同样起到化疗作用。
2.疗效好:研究证实每提高一个浓度的化疗药物可将化疗效果提高10-20倍,特别是铂类药物(如顺铂),疗效于药物浓度直接呈正相关。因此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增加化疗的疗效。文献报道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能使局部肿瘤组织药物浓度达到正常组织的20-倍,杀伤作用是静脉化疗的2-20倍。
3.副作用小:由于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首过效应使肿瘤中药物浓聚,而流经全身其他器官的药物减少,减少了化疗药物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作用,从而减轻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附:肿瘤微创介入诊疗范围
1、恶性肿瘤的灌注化疗、栓塞、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粒子植入等综合介入治疗;
2、肝血管瘤、多囊肝、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病、肾错构瘤等良性肿瘤的栓塞和或消融治疗;
3、非血管性管腔狭窄或梗阻性病变(食道、胃肠道、气管及胆道等)的介入治疗;
4、血管性管腔狭窄(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布加综合征、肾动脉狭窄等)和血管畸形(肺动静脉瘘、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各器官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5、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的穿刺活检及综合介入治疗;
6、骨转移瘤及骨原发恶性肿瘤的栓塞、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及骨水泥成形术;
7、各实质性脏器及部分空腔脏器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各胸腔、腹腔、盆腔积液及肝、肾、子宫附件囊肿、脓肿的引流及硬化治疗;
8、急性、亚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9、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区域性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大量腹水)的综合介入治疗;
10、原发性肝癌术前降期治疗、术后栓塞治疗;门静脉栓塞后手术桥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栓塞、消融、粒子条植入治疗;
11、各种腔道肿瘤的射频导管及光动力治疗;各种淋巴漏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12、咯血、呕血、便血、尿血、产后出血、肿瘤性出血、术后出血、创伤性出血、肝破裂、脾破裂、肾挫伤出血等出血介入诊治;
13、部分性脾栓塞术及食道胃底静脉断流术;
14、输液港植入术(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股静脉等);
15、肺动脉栓塞急诊置管抽吸及溶栓术;
16、前列腺增生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胃左动脉栓塞减重术;
17、肺结节同步活检加快速现场评价后消融术。
咨询
林文俐·副主任医师
林文俐,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访美学者
济南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
济南医学会肿瘤介入分会委员兼秘书
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肿瘤介入分会委员
山东预防医学会肿瘤风险评估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缓和医疗分委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免疫分委会委员
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山东省卫健委项及济南市科技局项目各一项,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下午
预约就诊咨询电话
-
稿件审核:*仙萍
初次排版、校对:陈尔东
二次审核:林文俐
最终审核:陈德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